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27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介绍] 无食不成节

[复制链接]

31

主题

3

好友

808

积分

玉皮

石子
1511 颗
帖子
808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7 23:3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甲子年节饮食
林玉华
甲子保留着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节日饮食,可谓无食(吃)不成节。
大年初一吃菠菜、粉丝、萝卜丸和豆腐干
菠菜甲子话叫“飞菱”,“菱”与“龙”同音,故有“食飞菱,健过龙”之说。白萝卜搓丝拌薯粉加上炒熟捣碎的花生,团成丸子,蒸熟。家常材料制成美味佳肴,而且寓意美好——团团圆圆、生生不息。至于粉丝和豆腐干,分别寄寓长命和升官(甲子话“干”“官”同音)的美好祈愿。这四种都是素菜,甲子民俗,正月初一吃斋菜,表示祈求一年平安美好的诚心。
正月初七吃“七样菜”
正月初七是人日,要吃“七样菜”。七样时令菜蔬一般是厚合(君达菜)、蒜仔、芥蓝、卷心菜、真珠菜、香菜、大菜芯,其中厚合菜必不可少,妇女吃七样菜,说是“食了厚合菜,做人合人意,得到众人爱”;因厚合另名“百合”,又有“百合百合,百事好合”的意思,体现了中国的“和合”文化观念。
正月十五吃甘蔗
正月十五吃甘蔗不吃元宵(汤圆),这是甲子地区特有的习俗,一是甘蔗是本地特产(现在本地已经很少种植了),时令食物与民俗结合,从养生的角度说,吃甘蔗能固齿;二是甘蔗有甜甜蜜蜜、节节高升的寓意,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与潮汕地区、中原地区吃“元宵”寓意相似。
三月初三吃“青草饭”
这个习俗来源于“上巳节”,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为“上巳节”,因巳日多在初三,魏晋以后,该节日定为三月初三。古时人们在这一天出门踏青,文人雅士曲水流觞临水饮宴,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对唐代长安曲江风景区内节日盛景的描绘。
辟邪祈福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甲子地区过节的习俗是到田野采摘青草药的嫩叶(鸡屎藤、伸筋藤、苦刺心、臭草心、蜡李叶、四方枝苦楝叶等),洗净、剁碎、炒熟、和上煮熟的米饭,就是祛除百病的“青草饭”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还加上瘦肉、虾仁、香菇、鱿鱼丝、翅鱼干等佐料,使“青草饭”更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甲子三月三吃青草饭的习俗,来源于畲族的三月三吃乌饭。甲子地区的先民“山顶为畲,水上为疍”,受畲族文化的影响是很合乎情理的。
清明节吃“硬壳饼”:
因其一面中心留孔,形似肚脐眼,也叫“肚脐饼”。面饼皮,乌糖麦麸馅。扫墓祭拜祖先的供品,拜后子孙分吃以得祖先福佑。
四月初八吃饭茶
阴历四月初八,传说是佛祖显世的降生之日,后来演变为古代的浴佛节,亦称洗佛节、佛诞节和龙华会。民间也在这一天有放生和吃结缘豆等习俗。
晋南地区习惯用苜蓿花拌面做成“鼓蕾”尝鲜,孩子们要摘杏子吃。俗语有“四月八,苜蓿花,吃稚杏(土语读哈)”的说法。  
南京人吃乌饭, 又叫青精饭或阿弥饭,是以南天烛(也叫青精树)茎叶捣烂滤汁泡糯米,然后将泡过的糯米晾干蒸熟而成的。根据民俗专家王涌坚介绍,这是因为传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西域佛家弟子以黑黍饭祀之,中国佛家也效仿。供完佛后,便将乌饭散发给弟子,说食之可以消灾。因为乌饭既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人们便煮青精饭赠亲送友,于是流传成俗。休宁民间也有吃乌饭的习俗,相传为纪念目莲救母。四月初八前一日,居民便采摘或买来鲜嫩的乌饭树叶、枫树叶、柿树叶,在石臼或是其他容器里捣碎后取汁,将籼米或糯米浸泡其中,初八当日便或蒸或煮,做成清香可口的乌饭。
甲子的饭茶做法别具一格:用乌龙茶叶泡出的茶水加入煮熟的大米饭、绿豆(或赤豆、白米豆),拌入香菜、九层塔、小葱、芹菜等制成的香菜末,再配上炒熟的花生米,嘿!清香爽口,总是吃不够!至于寓意,应该跟佛祖诞辰有关。
端午节吃“栀粽”和“栀粿”
栀粽长圆条形,糯米加栀粉裹粽叶蒸熟,吃时用绑粽子的粽叶绳割成一片片,蘸白糖或红糖,吃起来有淡淡的苦栀味,别有风味。栀粿是用糯米和尖米粉加一点栀粉蒸成的,栀粉是从黄栀的果实中提取出的,主要成分是栀子苷,性寒凉,能清热解毒,适合五月热毒天气吃。“栀粽、栀粿”可是甲子地区才有的哟。
中秋节吃月饼和芋头
甲子地区很重视中秋节夜晚“拜月娘”。祭拜食物必须是斋的,有月饼、芋头、柚子、清茶、五果(五种时令水果,一般是柑橘、葡萄、柿子、梨子、杨桃、、鸟梨、青橄榄等)。市场上包装精美的各式月饼是不能用来拜月娘的,因为怕不够清净。甲子土产月饼是外形酷似圆月的白色薄糕饼,上面还有印花。另一种必不可少的祭品是蒸熟的芋头。大芋头切成圆圆的几片,也形似圆月。月娘在甲子人心目中是一位美丽、慈善的神仙,人们诚心拜完月娘,一家老少分吃月饼、芋头、水果,寓意团圆、得头名、争上游。
九月初九吃鸡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的习俗是登高、赏菊花,我们从小从古诗中就知道了,但我们这儿的习俗却与众不同——要炖鸡汤吃。可能是甲子地区濒临南海,除了甲西的海甲岭和甲东的麒麟山,没高可登;至于赏菊花嘛,因为甲子属南亚热带地区,这个时候连花苞都没一个,当然没法赏了。中国人注重饮食养生,秋季可进补,又不能重补,就选择“六味炖鸡汤”——清凉补。
冬节吃“冬节丸”和羊肉
“吃过冬节 圆,就算大一年(岁)。”冬节又叫团圆节,是甲子地区乃至潮汕地区、闽南地区的大节,有“冬节大如年”之说,把冬至当年过。甲子民俗,姑娘一般不在本命年25岁(甲子习惯算虚岁)出嫁,但吃过冬节丸就算26岁,就可以择吉日出嫁了。为什么食冬节丸增岁?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历法,“冬节”本来就是“周历”的过年节日。《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云:“十一月 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周历”根据阴阳学说,“阴阳消长,乃万物之终始”。一年之中,“冬至”夜最长,“阴极而阳生”,故以“冬至”作为一年之终始。过“冬至”即是周民的过年。潮汕人的根在中原,随着周民后裔辗转南迁至此,也带来了“食丸添岁”的习俗,世代相传至今。
冬节前,家家户户都要碾糯米粉末儿(现在有现买的)。到冬节前夜,吃过晚饭,家中主妇就把一个“大圆胡”(浅沿的竹笸箩)摆在矮 凳上,把糯米粉揉成团。然后,一家人大小围坐四周,各自捏取 粉团团成弹珠大的冬节丸,谓之“团丸(圆)”。有些人故意团一些大小参差不齐的,这叫“父 子公孙丸”,象征岁暮之际,一家人圆圆满满。冬至日天亮之前,主妇就用红糖、姜煮熟冬节丸(以祛寒和胃),盛于碗内祭拜祖先及司命帝君。起床之后, 大人和小孩都要先吃上一碗冬节丸,这样才算添了一岁。如果有家人外出 不归,那么一定要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归家时,做一碗汤丸给他吃。
除人人吃汤丸外,还将汤丸喂牛喂狗喂猪,将丸粒粘在牛头牛角牛身牛尾上, 让它跟主人添寿添福,叫做“人牛同过冬”,是农人感谢和爱护耕牛的一种方式。还将丸粒粘贴在门顶、碓臼、炉灶、米缸、谷簟、犁耙、水车以及猪鸡鹅鸭牛寮上,祝其平安过冬,新年健旺。
冬节吃羊肉,因为“冬羊夏狗”,阴极阳生,强身健体,最是大补。一般是买生羊肉回来炖“十全大补”,现在也有到火锅店吃或现买的。
“廿九夜”(除夕)围炉,吃团圆饭
甲子民谚:“勤俭五月节,富贵廿九夜”,五月节即端午节,天气炎热,大鱼大肉吃了容易拉肚子,祭祀祖宗的食物比较清淡、简单。而廿九夜是一年的终结,是送旧迎新的过年大节,是合家团圆的喜庆节日,出门的人再忙也要赶回来“围炉”,吃团圆饭,所以最是丰盛。
除夕团圆饭不可或缺的两道菜是“鱼丸”和“猪脚墨斗鸡”,甲子鱼丸洁白圆润、鲜嫩爽脆、弹性十足、富有嚼头,寓意“年年有余、团圆美满”。甲子港出产的墨斗鱼味美形好,“猪脚墨斗鸡”表示家境富裕、生活美好。
团圆饭的菜数取双数,八个或十个。要给没能赶回来围炉的家人留一个座位,摆上餐具,表示合家团圆。每个菜都不能吃光,表示个个有余。
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祝长辈健康长寿,希望小孩聪明晓礼,后生勤劳拼搏。吃饭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摔破,大人们会马上说“摔破hui(缶),仔孙一大堆”或“缶开嘴,大富贵”,转凶为吉。
年节“办瓯”、做粿祭祖
一年有十一个节日是要祭祖的——过年廿九夜、初一早(拜斋菜)、大年初二、元宵夜、春分、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秋分、冬节。“办瓯”就是像办宴席一样煮饭菜拜祭祖宗。以鱼、肉、蛋、干果类为主要原料,做好的菜盛在圆瓯(大碗)里摆到祭祖用的八仙桌上,再摆上盛成尖锥形的一大钵饭,放上碗筷,有的还倒上酒或茶,桌边放几条条椅,一切与祖宗在世一样。如果祖宗在世时是吃斋的,祭祖的也必须用斋菜。真如孔夫子所说的“祭如在”。这种习俗可以说只有甲子地区才有。
年节做粿祭拜祖宗和神明,也是甲子民俗的一大特色。保留至今的几种粿有过年做的“酒角龟”“角酥仔”“甜粿”,正月半的红粿、发粿,端午节的栀粿、栀粽、松粿,冬节的“冬节仔(饺)”。
这些粿品寄寓着人们美好的祈愿。“酒角龟”原来并非圆形,而是上部椭圆尾部弯弯尖尖如甲骨文的“龟”字。现在陆丰东海、大安一带还有这种形状的粿,叫做“龟仔粿”。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是吉祥物,象征长寿。现在做成圆形,更有甜蜜圆满的美好寓意。“角酥仔”也叫“合酥仔”取其“和合”之意。粿馅一般是芝麻、花生、绿豆。寓意节节高、会生、历祖历代、生生不息。红粿是咸馅的,很多人爱吃。元宵节做红粿和发粿,祈求全年红红火火、发财富贵。“冬节仔(饺)”有点跟北方的饺子相似,但粿皮是用糯米粉混合尖米粉做的,粿馅一般是蒜仔或萝卜干碎末拌鱿鱼丝、翅鱼脯丝,包好的冬节饺上锅蒸熟,就可以拿去祭祖拜神了。冬节吃饺子,即“交子”,十二地支中“子”是第一个时辰,就是过年的意思,这也是甲子人把冬节当年过的一个表现。人们还在米粉中掺入一点红草花粉染成红色,图个红火吉利。
年节饮食的文化意义
甲子地区的“无食不成节”,其实是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源于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而健康长寿主要通过饮食来实现。又讲究顺应自然(天人相应),特别重视人体、饮食与自然时序相对应,认为只有如此,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才会健康长寿。所以甲子年节饮食有四个文化意义:
一、体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追求健康长寿,讲究饮食养生;
三、表达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
四、表示人们对伦理道德的维护和传承,表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291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854 颗
帖子
27922
在线时间
6494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2#
发表于 2014-7-18 22:20:39 |只看该作者
玉华有心了,顶一个。

31

主题

3

好友

808

积分

玉皮

石子
1511 颗
帖子
808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3#
发表于 2014-7-18 22:47:07 |只看该作者
李勤 发表于 2014-7-18 22:20
玉华有心了,顶一个。

谢谢老师关注!
关于甲子民俗文化的文章,我迟迟不敢发到朴璞,怕与论坛的格调不符。后来那篇“风味小吃”的让您移到“推荐介绍”这个栏目,我就想这个应该可以。
可以的话,后面还有哦!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11-25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