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392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武侠小说的流行看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微尘

石子
0 颗
帖子
14
在线时间
4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5 10:1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其实大漠纸狐说得很对,那黄梅戏完全算不上“阳春白雪”,道理无非“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传统文化留给咱们的古玩意儿在逐渐绝种的今天,什么当初三教九流的破烂古董,只要幸存着的,都能像根鸡毛一般,被吹上艺术的殿堂。而且我在旧作里就指出过,中国秦汉之后的传统文化里最烂的部分就是音乐和戏曲,但后者之所以未被小鬼批倒批臭,无非其至少还有视觉上的艺术形式存在。
其实中国古代艺术到了秦汉之后,便已成滑坡趋势。仅文学一项,后世虽“千树万树梨花开”,却再未出现过任何似屈原,庄子,司马迁等先贤一般,才华横溢,所作之文鬼斧神工的文学家。虽然唐诗宋词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诗经,乐府。但其中所透出的文人气息过于浓厚,翻来覆去永远就是那几句话,作品矫揉造作,捏捏之态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绝对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而且到了明清,诗词创作完全成了了无情趣的机械活,加上一般文人专心举业,对玄妙真趣不存一丝胃口,而通俗小说在士大夫以及草根阶级中的迅速走红,古诗词的时代已然终结。
当然这毫不用教人惋惜,比如科举制度的废除,也必然连带着书法艺术等传统文化走向没落。“江风吹倒前朝树”固然可叹,但传统文化的衰败,是社会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哪怕文学也不例外,古诗词虽将是“不堕轮回万古传”,但其自身早已无法准确描述日趋复杂细腻的人类情感以及缤纷呈现的新事物。既然让后人作残花败柳之图而画虎类犬。何不为新诗和小说等新兴体裁让道而止。将原始社会的那些落后玩意儿发扬光大,化作现代人的文学圣经,这只能是一桩抑制现代文学发展的烂污事。
但令人气结的是,之所以一些无法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仍旧无法就此被陈列在历史的文学博物馆中,仅做观赏之用。而阴魂不散地穿梭于街巷市井。完全在于“代古人立言”这近千年来的宋明理学思想流毒,导致的国人崇古情结泛滥使然。不论荤素,尽皆焚香拜之而不已。
可搞笑的是,饶是如此,“一代不如一代”还真是成了一回事情。原本“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的绚丽文坛,现时尽产些葱蒜姜韭瓜薯,大煞风景。余秋雨,王朔这些典型文盲自不必说,连琼瑶,倪匡那些烂书都能“六街三市水流洪”,一度风靡全国,足见当下人的文学鉴赏力何其之低。
少时初看<<卫斯里>>系列,翻了一篇,便彻底丧失了阅读的兴趣。不仅作者文笔极差,用词差极。而且短短万字之中,专业学术错误密度之高,所制造的悬念破绽之多,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充分证明倪匡老儿的理科知识,思维能力连一个仅受过初中教育的半蒙童都不如。或许这辈子他唯一干过的值得骄傲的事情,便是代金庸续写<<天龙八部>>时,将阿紫的眼睛弄瞎。就是被他那么一折腾,本人从此患上玄幻小说恐惧症。前几年网络流行这调调,我是一部都没看过,深怕旧创又患,呕吐反胃。
当然这话或许又将得罪倪迷俱乐部的成员们,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看书只是为消遣娱乐,不是来挑错的。曲直是非,管它作甚?而且我先前早已坦承,本人高中之前几乎专门泡在哲史书籍中,除了名著外,对古今正经文学所及甚少,也提不去任何兴趣。语文一项开红灯乃是家常便饭,那作文写得更是惨不忍睹,被同班世兄弟们什么都嘲笑过来了。自然便无法理解大众的文学审美观,与全民同乐。
但有一点同其他文学男女一样,学生时代颇喜欢看武侠小说。而到如今也坚持认为,如果仅仅比较作者的才气文采和国学功力,遍观武侠战场各路诸侯,哪怕连执中国武侠之牛耳的金庸,作品都没有梁羽生的写得半手漂亮。可梁羽生的玩意儿,最大的问题便是让人味同嚼蜡,情节的编排,人物的塑造哪怕连文盲古龙都不如。这完全在于粱的作品其实走得还是老式武侠小说的路子,虽然金庸,黄易等人的现代武侠作品中,仍留有传统文化中,古代演义类通俗小说的影子,但其中却大量运用了西方小说创作的技巧和手法。而且更是将历史与武侠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无可厚非,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金庸可谓唯一的宗师级人物,其余皆勉强算得上大师级人马而已。哪怕连古龙的那些“不有中有,不无中无,有即是无”的连篇废话之作都可以滥竽充数,挤身与武侠之林,便可想而知。而后来的那些司马,欧阳,令狐之流,更是丝毫无法与之搭脉。
不过“奇花与丽日争艳,翠竹共青天斗碧”,同样作为通俗小说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意义,远远超出了言情小说。而且至今我唯一看不懂的东西便乃是网络中铺天盖地的言情文章,觉得那玩意儿跟咒语佛经差不多,实在教人晦涩难解。可惜大多数女性就好这口,为避免本人孤独终老的工伤事故发生,连带着在场面上,我只能以随身附和以示善解风情。但我就是不明白,那些言情文章究竟有何人生重大意义深藏在内,翻来覆去永远就是为了那点情节几乎划一的破烂感情事,外加几句陈腔滥调的所谓爱情箴言,莫名其妙地歇斯底里一番。
金庸,黄易之流当然算不上什么伟大的文学家,他们的通俗文学更绝不会进入世界的文学艺术殿堂。但之好歹将几百年来的中国通俗小说文化推向了文学巅峰,勿庸置疑地成为了对中国文学具有巨大影响的一批作家。谁要连这一基本事实都敢于否认,只能证明这批同志只配去看洗衣机说明书。
不过金黄之流的成名作品虽好看,但遗憾的是,如若从艺术的角度去观赏,则一无足观。王朔当年批金庸时,那“俗气”两字确实没评错,可王大痞子不仅没发现自己的作品比金庸的更俗气,而且竟然弱智到连一个最肤浅的道理都不明白。即,越是受大众喜爱青睐的文学作品,往往就越缺少内在的艺术价值。
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世上具有一定趣味的,一定全是些庸俗货。而真正具有美学价值的东西,其本身的内涵,教人绞尽脑汁而仍可能不得要领,欣赏其的这段过程,不但不会让人赏心悦目,相反却痛苦无比。以至径过八百里,自古便只会少人行。
“脱得烟花网,又遇风月魔”。我早先便已经指出,如今网上泛滥成灾的言情小说和爱情散文其实在本质上,与木子美,卫慧之流的玩意儿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两者的表现方式不同,前者靠走纯情路线,后者靠走放荡路线而已。其客观效果,就是共同弥补现代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那部分感性细节的缺少。一方面,现实生活里越是人欲横流,言情小说里那些善良清纯到不食人间烟火的情圣贞女,就越是让人陶醉沉迷,另一方面,越是忌讳而需在大众场合避谈的那档子事,一旦集中以文字或者各人行为推出,势必便能引起雪崩效应。以至两者虽分处两个概念极端,却同时在这个金钱挂帅的年代,受到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青睐。
同样,武侠小说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分追求情节的离奇独特所制造的娱乐价值,为此在对人物的塑造上,角色偏离了现实生活,更缺乏对内心世界有深入地揣摩和拓见。所以在谈论武侠文化之前,我们必须客观地将其定位在一个合理的高度,那就是以文学的眼光看待,极富娱乐价值的武侠文化,其文学性遭到稀释,充其量只能成为次级文学的领军先锋。所以金迷黄迷如何卖力地吹捧,甚至鼓吹要将武侠文化推向世界,使得武侠作家们,一屁股沾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端得是白日作梦,一厢情愿。
最简单的道理,别说咱们自己人都搞不明白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的古话,引用演变成武功口诀,究竟是什么意思,更何况鬼子们懂什么叫凌波微步,亢龙有悔?那经络穴脉的名称更是无法准确翻译。否则便不会出现中医学冲出海外如此之久,却仍在苦苦挣扎之中的尴尬局面了。换句话说,武侠文化只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诸如<<笑傲江湖>><<大唐双龙传>>虽然可能将与<<西游记>><<红楼梦>>一般,融入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流淌不息,受万世传诵。但要与西天诸神比法,不过只是自不量力而已。可怜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都已经知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简单道理,偏偏武侠文化最大问题之处便在于此,诠释出来的,尽是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如的浅薄文化,要拿这个出去兜售,只能徒惹笑声一片罢了。
在这点上,金庸的作品表现得尤为突出。说穿了,其作品整体的艺术水准虽绝不是黄易,古龙等人的玩意儿所能媲美的。但“锦绣娇容如粪土”,所宣扬的那种“正义即王法”,只要道义上无懈可击,哪怕大开杀戒也理所当然的思想,连西方的妇孺蒙童也只会不屑一顾。固然这绝不是老金这百晓生脑袋瓜里坚守的价值观,可此类“主观动机压倒客观效果”,以至义令智昏的蠢事层出不穷的邪教文化,却恰恰成了当代民族主义白痴们终身所信奉的宝典圣经,在网络中抓肠蒯腹,立竖蜻蜓,尽显丑态于一副大义凛然之中。




后记

我早就料到,与古龙,倪匡作对,必然招来两家粉丝的咬牙愤愤。
以至往往有时自己也觉得,哪怕欲与子言,也实在不可言。可惜
那不过是事实陈述而已,只要将古倪的作品与金庸,粱羽生的玩
意儿比较一下,无论是文才还是国学功底,古倪二人立马得被打
回文盲的原形。
可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黄易也是个文盲痞子而已,那点文化水准,
同古倪摆一起,也不过酱瓜对腐乳罢了。尤其他的那些玄幻类短篇,
简直令人不忍卒读,可毕竟人家的<<大唐双龙传>>和<<寻秦记>>实
在写得有水平,哪怕连老查的<<鹿鼎记>>都相形见绌,更岂是古倪
的所有作品捆绑在一起,所能及上一分的?
不过有一点你说得不错,古龙比较注重对于人性的凸显。而且他所描
绘的江湖,充满了情欲和金钱,比金庸的江湖更具江湖味。But who
cares?金庸的江湖,确实无人为金钱发愁,似乎脱离了实际。可读者
上网就是来寻求现实里所没有的人与事,来弥补精神世界里的空虚的。
只要明白这一点,就不难知道,究竟是金庸的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主人
公吃香,还是古龙那些更具人性化的人物讨好了。
当然这个问题是人言言殊,但有一点无可否认的是,古龙的国学真是烂得
一塌糊涂。只要看看金庸笔下人物,各派的武功招式名称与口诀,就知道
这老东西的国学功底有多么深厚。而且最教人气结的是,这古老东西虽说
长于制造悬念,可往往连自己都破不了自己设置的难题。所以我至今搞不
明白,陆小凤是如何能从那边塞小镇的密室中,在众人围攻下逃出生天的?
而小鱼儿又是怎么能从老鼠洞里解脱的?说穿了,玩悬念也必须讲点最起
的逻辑吧?
不过古龙的玩意儿虽提不起来,至少还有可读性而言。可倪匡的作品真是一
无是处,文笔差,情节粗制滥造就不说了,具体的我会在系列后文里一一指
出。只不过你称赞他有想象力,但想象力不等于胡编乱造,每一点都必须看
似夸张,但有合理的迹象可寻。否则论想象力,李大师的转啊转啊转难道不
比倪匡厉害许多?尤其是他的作品,既然要穿插了科学的论述,可总是连最
基本的依据都没有,
纯粹信口开河。
不过你也没错,每个读者当然有权利去维护自己所喜欢的作者。只不过话说
回来,作者或许乃是世上最外行,但无时无刻不在充内行的一个群体。作品
里什么东西都说得头头是道,弄得煞有介事。其实对什么都是根大棒锤。所
以确实没法同作家较
真,过于严格对待了。


305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杯酒渐浓

Rank: 2

石子
2756 颗
帖子
11121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2#
发表于 2009-8-5 10:31:29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个以前好像看过一次了。
初中时候看武打小说是饥不择食,看言情小说是食不知味。
但现在翻开,是非常地惊讶于何以当初会捧着这本小说如痴如醉。
但借以打发一段光阴,也算功劳一份吧。

❤请耐心做点什么。

45

主题

0

好友

1467

积分

璞玉

石子
10 颗
帖子
1466
在线时间
167 小时
3#
发表于 2009-8-11 22:37:12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些地方过于偏激了吧,
我就很喜欢倪匡的小说,拿上了就放不下,呵呵,觉得可读性还不错,呵呵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微尘

石子
0 颗
帖子
43
在线时间
1 小时
4#
发表于 2009-9-16 19:51:03 |只看该作者
烧香,磕头,再拜一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25

主题

0

好友

1136

积分

璞玉

石子
105 颗
帖子
113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5#
发表于 2009-11-15 13:38:31 |只看该作者
虽然唐诗宋词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诗经,乐府。但其中所透出的文人气息过于浓厚,翻来覆去永远就是那几句话,作品矫揉造作,捏捏之态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绝对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
这个说得太过了吧?各擅胜场而已。像律诗这样凝练隽永的意味,也是一个高度。

流年凝眸外,永夜醉怀时。。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11-8 21:1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