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4-28
- 最后登录
- 2011-6-6
- 阅读权限
- 0
- 积分
- 10
- UID
- 29890
- 精华
- 1
- 帖子
- 103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石子
- 0 颗
- 帖子
- 103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这是后来我记下的点滴,姐姐胡乱看看:
晚上没事,早早地钻进被子看书。收到朋友的短信,问我可有她写给她父亲的那首诗歌,她说她一个人在很远的外地。那是我当时很为之感动的一首诗,我却没有收藏。我的习惯不好,将收藏的东西和自己写的东西存得乱七八糟,索性不收藏了。也许这只是借口,我对朋友的关心没有他们给我的关心多,而且我的朋友很少。我对朋友的要求也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低,这大概是我交友甚少的原因。
??一个人在远方忽然想起逝去父亲,想翻翻给他写的诗歌,这是我的朋友。而我一直自以为坚强,自以为能够咬牙割舍无法挽回的一切。我自己曾经私底下打比方,当我经历过生孩子的痛苦后,觉得那是肉体疼痛的极限了,我以为过了那一关,我就可以忍受一切肉体的疼痛,直到一次肠绞痛,痛得晕过去,醒来倒是不痛了。另一方面,却又极其脆弱,过分敏感地感受生命本身的疼痛。
??我们求健康的天性,让我们在诗歌里相遇。这可能是我和我的朋友觉得虽天各一方,却时时牵挂的原因之一。她告诉我怀念那些诗意盎然的日子。我知道只有写诗歌的人,才知道这所谓的诗意盎然也包括切肤之痛。抚触这个世界,证明自己顽强地存在,在一个虚拟的地方。有时候,似乎呆在柏拉图的洞穴中,不辨真实的物体和墙上的影子。
??我一边写,一边怀疑。同时我也怀疑自己是一个天性多疑的人。诗歌使我变得偏执,有时也帮助校正我的感性和理性的偏差。它使我安静,也使我喧嚣。学诗四年,到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写的并不是诗歌,我的诗歌宣泄的成分过多。只有在刚刚写好一首诗的瞬间,觉得世界忽然现身,本真如初,好像诗歌能够弥补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人与物之间的隔膜。
??最近看龙应台,这个大呼不相信的人最近说: 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才是刻骨铭心的痛。我的朋友今晚忽然她写给惦记给父亲的诗歌,因为那些深埋的伤逝和不舍。诗歌触及这些痛,抚摸它们。
??肉身沉重,而诗歌轻盈。
??诗歌终究是无法捡拾的回音,我们并不想留住什么,我们什么也留不住,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如果还会写诗,愿诗歌和生活一样朴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