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9214|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鱼心吧(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3 00:21:5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哈,开个帖子,作为小鱼正在尝试中的“心理学+文字”的试验田,探索中,不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104 颗
帖子
17880
在线时间
585 小时
33#
发表于 2015-10-13 18:03:44 |只看该作者
小鱼的理想 发表于 2015-10-3 11:57
《港囧》里的选择与人生      从电影院出来,听到周围的观众说着关于电影《港囧》的各种评价,好坏参半。而 ...

一个人要成长,必将要去面对丧失感,学会去接纳现实的不足与缺陷。坚持与放弃之间的选择,是“巨婴”蔡拉拉的成长,当学会去放下并接纳现实时,他正在成长。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怀着我执去会见杨伊的徐来放下20年的心结,接纳现实与自己时,他也正经历着一次“巨婴”的蜕变之行。
精彩的解读,赞!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104 颗
帖子
17880
在线时间
585 小时
32#
发表于 2015-10-13 17:49:33 |只看该作者
小鱼的理想 发表于 2015-10-6 23:35
所有的梦都是好梦      自从在文章《潜意识是如何泄露我们的秘密》中预告了即将会写到“梦”的这个话题后, ...

很好的文章,让我学习到不少,谢谢阿鱼!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31#
发表于 2015-10-6 23:35: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10-6 23:36 编辑

所有的梦都是好梦
      自从在文章《潜意识是如何泄露我们的秘密》中预告了即将会写到“梦”的这个话题后,很多读者给我留言,表示对此充满期待,并对梦的象征及其意义提出了疑问及个人见解。
      首先我们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了解一下梦。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大脑特定的皮层,包括残存大脑的兴奋痕迹所引起的。做梦与快速眼动睡眠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人类做梦不是一部分人所特有,而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一种生理活动,是介于睡眠和觉醒之间大脑活动的第三种状态,梦大约占去人类睡眠时间的1/5,约是6年的时间。
      古往今来,人们对梦的探索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周公解梦》对梦境所预测的凶吉进行了解读。100多年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皇家大道”。随后,荣格、阿德勒等心理学家进一步丰富了梦的理论。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梦境意象的解读不同。例如,梦见拐杖,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可能会认为这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梦者在梦境中表达了对性的压抑;而荣格则可能会从神话、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进行联想扩充,认为拐杖可能象征着权力、地位、支持。
      再例如,梦见从高空坠落,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可能象征着压力或者道德的堕落;而根据荣格的观点,高空坠落可能象征的是地位、名望、事业等的下降,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恐惧,可能是来源于集体无意识中对死亡的原始恐惧;而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则可能认为,高空坠落象征的是一个人自卑感占了上风,总是担心自己的失败,总感觉到自己处在危险的包围之中。
      之所以会有这些解读的差异,主要在于心理学家所持的梦观的不同。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性欲)的歪曲性表现;荣格认为,梦的背后有着更深远的集体无意识及原型和原型意象的渊源和意义;阿德勒则认为,梦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自我调整和激励,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设定。
      当然,心理学上对梦进行工作,无论是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还是荣格的积极想象,离不开的是让梦者结合现实处境、梦境的实际内容,及梦者的情感反应进行工作。例如,常见的梦境——上厕所,如果梦者当时有尿急想上厕所的生理需求,通常会理解为是梦中的生理反应。若非生理反应,则梦者在梦中上厕所的情绪及感受,是焦虑、着急,还是轻松、愉悦,及梦中所处的场景如何,对梦境内容的解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比传统地从梦境之外理解梦,心理学家罗伯特·伯尼克所开创的梦的意象体现技术,则显得更为特别。这是一种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在“阈限意识”中,让梦者重新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将自己带入到梦境中,真实地体验梦的意义的工作方法。当梦的意象赋形于梦者自身,梦者也就将深切地体验到了梦的意义。
      我曾经参加过几次工作坊,现场观摩梦的意象体现工作,发现当梦者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回到梦境中,有类似于电影《盗梦空间》的感觉,身临其境。当梦者最终体验到了梦的意义时,不禁都泪流满面,潜意识的馈赠如此深沉却又如此宝贵。
      尽管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梦境的解读各有差异,但是从梦的工作上,基本上有两个观点是较普遍被接受的。一是梦是潜意识的表达,二是梦会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来进行表达。
      那么,真的所有的梦都是好梦吗?德国脑科神经学专家科思教授的研究表明,做梦是对大脑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益于锻炼大脑的功能。而日本山梨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做梦有助于延年益寿。
      然而,有读者会说,梦是有分好坏的,不可能所有的梦都是好梦,有时候我也会做噩梦,还影响到睡眠质量。事实上,当我们说到梦时,确实总会不自觉地以“好梦”与“噩梦”作为标准进行区分。好梦大致是那些在梦中我们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梦,噩梦是那些在梦中我们有负面的情绪体验,甚至让我们在睡梦中惊醒,醒后仍然心有余悸的梦。
      关于好梦与噩梦,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曾对此主题进行过研究。加菲尔德博士对全球的梦境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 无论国籍、性别、贫富、贵贱、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背景,全世界60多亿人每天晚上都在做着大同小异的12种梦。而这12种梦。确切地说应该是12对梦,即一种美梦的梦境对应一种噩梦的梦境。例如:成功通过考试或演出圆满,与之对应的噩梦是答不出考卷或唱不出声音;穿上漂亮的服装是美梦,在大庭广众下赤身裸体出丑是噩梦;飞翔是美梦;从高空坠落,或从悬崖坠入海中是噩梦。
      那么,为什么会做噩梦呢?现代医学认为,梦可以预告疾病及某些疾病特有的生理状态。噩梦的背后,可能是身体疾病信号的警示。前苏联神经学家卡萨特金曾收集了1400多人的23700多个梦的资料,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睡眠中的大脑能预知正在处于早期甚至更早期的某种疾病,而这种疾病在几天、几周、几个月后才能表现出来。以下是现代一个广为流行的梦与疾病相关的内容,是欧美临床医师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的八种梦境与疾病的关系。
   (1)梦到有人或怪物敲打你的头,或是向你的五官灌流质等,你可能患脑部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
   (2)梦中听到怪响,可能是听觉中枢存在某些病变或是其附近的血管发生硬化。
   (3)梦到气管被卡,呼吸不畅、窒息,可能是呼吸系统存在病变。
   (4)梦中被追逐、恐惧、叫不出、跑不动,惊醒后心有余悸、出汗、心跳加快,可能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5)梦中走路不稳,身体扭曲,肢体沉重,并伴随窒息感,且会突然惊醒,可能是心绞痛的前兆。
   (6)梦到从高处坠落,但还没落到地面就已惊醒,可能是心脏病的先兆。
   (7)梦到水的场景,如洪水、沼泽、溺水等,可能是肝胆系统和肾脏有病变。
   (8)梦中被殴打,醒后感觉梦中被打的部位疼痛,预示对应的脏器可能有病变。
      而中医的观点则认为,做噩梦通常是由于阴虚火旺所造成的,所谓阴虚指的是肾阴虚,火旺是火心旺。肾阴不足,就会导致心火旺盛,从而出现噩梦、失眠、心慌、头晕等症状,有的人还会有腰酸的表现。因此,常作噩梦的人需要调理肾脏。除了噩梦,中医的视角还认为,如果梦境总是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梦到的事情连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这跟肝脏功能有关系,需要调理肝脏;如果总梦见白天发生的事,故事情节也没什么离奇,很正常,就是各种琐事,这可能提示着消化功能不好或脾的吸收功能不好,需要调理脾胃。
      从医学的角度,噩梦可能是提醒着疾病,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噩梦则可能是提醒着梦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部分,需要去面对的阴影或情结,尤其是反复出现的情节相似的噩梦。我的朋友CC多年来一直在重复着一个梦境——被看不见脸的人所追赶,每次做梦时几乎都是从梦中被惊醒,冷汗淋漓。后来CC开始了长程的个人心理咨询,在与咨询师一起探索后,她告诉我,被追赶的梦的背后,与其原生家庭中,与父母亲的纠葛是分不开的,她想挣脱,却被控制得更紧,想自我破坏,却又带着愧疚,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缠在一起。当意识层面选择了否认与压抑,潜意识只能通过噩梦的形式进行表达。当对梦进行深入的探索后,梦中的意象也在慢慢地发生调整与改变,后来CC基本没有再做过被追赶的梦了。
      倘若你也与CC一样,受困于噩梦,那么勇敢地去面对吧,拨开云雾见青天,你将收获温暖的阳光。无论是从心理学上认为的梦是潜意识的表达,还是医学上的研究结论均表明,梦的存在都是其积极的意义的。即使是经常做噩梦,那也是潜意识或者身体通过梦境向我们传达要注意爱护自己身心的讯号,当我们能够遵照这些讯号好好地去关爱自己时,噩梦也终将转化为好梦,我们的身心健康将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在我看来,所有的梦都是好梦,虔诚地接受梦境的馈赠,每一个梦都值得被珍藏。祝愿我们在与梦相伴的日子里,以梦为马,美梦成真!

(10月6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30#
发表于 2015-10-3 11:57: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10-4 14:42 编辑

《港囧》里的选择与人生
      从电影院出来,听到周围的观众说着关于电影《港囧》的各种评价,好坏参半。而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从头至尾贯穿着“选择”主题的电影,电影中的人物,在属于他们的选择中,呈现出人生百态。本文将分别对四个主人公的选择进行解读,温馨提示,内有剧透,慎重阅读。
徐来(徐峥饰):(1关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的选择
      面对课堂上两个女生的主动搭讪,徐来更关注与感兴趣的是同样热爱画画的杨伊(杜鹃饰)。相比蔡菠(赵薇饰)的热情大方,杨伊更显得高贵冷艳。一句“机会只有一次,不来算了”,让徐来紧随其后,坠入爱河。
      如果说杨伊是徐来的“我爱的人”,而蔡菠则是其“爱我的人”。最初,徐来选择了“我爱的人”,但是在经历了杨伊到香港交换学习“被分手”后,为蔡菠的爱所打动,终于向“爱我的人”敞开了怀抱。
      从人格心理特点上说,较自信和安全感较足的人更容易选择“我爱的人”,而相反,而往往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选择“爱我的人”。在经历了与“我爱的人”分手后,徐来的内心是缺乏力量的,此时“爱我的人”蔡菠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其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而在毕业找工作受挫时,蔡菠再次向他抛来爱的橄榄枝。最终,两人一起走进婚姻殿堂。
      然而徐来对蔡菠的情感,结婚多年后他自己仍然是持怀疑态度的。
      一方面蔡菠对徐来的心理意义是有所欠缺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提到“真正的爱,其动机是付出和分享的欲望,而非满足自我需求或者弥补自我不足的欲望”。最初徐来对蔡菠最初更多是出于满足自我需求的角度,因而这是否是真爱,一直在其内心翻滚。
      另一方面,徐来对初恋恋人杨伊仍抱有幻想,对那个未完成的吻耿耿于怀。心理学上的“蔡戈尼克效应”认为,一般而言人们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未完成的接吻,总是在徐来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让其仍沉浸在过去的温存中,于是电影里,徐来必须奋不顾身地去完成这个青春岁月里的未了心愿。
      电影最后徐来选择的是蔡菠,此时的他,在经历过一系列的囧事后发现,记忆中的女神杨伊只是”集邮女”,而蔡菠才是一直陪伴自己的亲人。从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素理论分析,可以理解为,激情燃尽,亲密消退,但承诺还在。在得知蔡菠当初为了自己放弃了去香港交换的机会,如今为自己买下了法国的画廊,徐来再一次被其深深打动,更确认了自己的情感。爱情不是控制或成全,是付出与分享,接纳与陪伴。最终他们在充气垫浓墨重彩的颜料中经历了真爱的洗礼。

2)关于职业的选择
     开始“倒插门”的婚姻后,徐来放弃了自己钟爱的画画,投入到胸罩设计中,起初他是害羞而拒绝的,慢慢地开始变得”收放自如”。抛开影片中对蔡家家人对徐来的种种压制,从其职业选择上分析,这背后压抑的是自己的兴趣、特长,及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影片中,徐来是这样描述“胸罩设计师”这份职业的,“这里压胸了,那里空杯了,这里钢圈小了,那里后比飞了”,“把大饼压成肉包子”,“任何女人站在我面前,我马上就能告诉她应该穿什么罩杯的”。这样的一份更偏向于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工作,与徐来最初的画油画,成为“艺术的传播者”的梦想,大相径庭。
     从MBTI职业人格测评角度分析,艺术家对应的人格类型是ISFP(内倾-感觉-情感-知觉型),而影片中所描述的“胸罩设计师”更偏向于INTP(内倾-直觉-思维-知觉型),前者的主导功能是Fi(内倾情感型),后者的主导功能是Ti(内倾思维型)。思维(T)与情感(F)存在着相互压制的作用,“胸罩设计师”的工作,相比画油创作,一定程度上会压抑其情感因素与创造力。徐来面对岳父岳母的咆哮“把大饼压成肉包子,我会有成就感吗?”正是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大学时代的徐来是一头长发,风度翩翩,他深深地热爱着艺术,崇拜着用生命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梵高,浓密而长的头发象征着其浓烈的梦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来的头发越来越少,最后变成光头,似乎也象征着随着现实的慢慢打磨,他离梦想越来越远。
     从马斯诺的需求理论角度,在蔡菠的家族企业里工作,徐来的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是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压抑了二十年的情感,终于在一系列囧事后爆发出来。


蔡菠(赵薇饰):关于“照顾他人”与“照顾自己”的选择
      蔡菠是家中的老二,从小就撑起了整个家族的使命与重担。为了得到“充满爱”的家庭气氛,面对父母亲的“爱心绑架”,大姐与姐夫的“不劳而获”,弟弟的“没有才华却胡作非为”,蔡菠选择的是包容、顺从与沉默。她就像是大母神的原型意象,充当着容纳原生家庭的一切的容器。她试图着照顾好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似乎只能通过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才是在照顾到自己,自己的需求与感受永远是放在家人之后的。
     从心理上分析,蔡菠与其原生家庭之间的状态更类似于“共生依赖”——“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她总是扛起家庭的责任,为家庭成员的需求和幸福负责,通过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而获取价值感。
     在遇到徐来时,蔡菠看似真正在“做自己”,但其背后,隐藏的依旧是其一贯的人际模式。蔡菠在徐来的身上看到了个性、才华与梦想,她是如此地痴迷着徐来,因为在自己身上,个性与梦想是被隐藏起来的。于是,她在徐来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梦想,徐来的梦想便是她的梦想。这也是为什么当杨伊因保送至香港作交换生而与徐来分手时,蔡菠可以毅然放弃了同样全校仅有的两个名额之一的赴香港交换的机会,陪伴在徐来身边。只有在照顾徐来时,蔡菠才是真正地在照顾着自己。
      在蔡菠的概念里,她和徐来是一体的。婚后的蔡菠在继续用她固有的“大母神”模式包容照顾着原生家庭,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和梦想,同时用“共生式”的“捆绑”让徐来也承担着这种责任。于是被压抑的感受,同样出现在徐来身上。20年来,徐来对蔡菠的真实感受就是“对家里贡献最大”,同时是“自己理想的敌人”。因而,一场即将爆发的中年危机以徐来20年的同学聚会作为导火索。
好在当家族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家庭成员被较好地照顾时,蔡菠终于照顾到了自己的梦想,也即徐来的梦想。她觉察到徐来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渴望,因而想方设法买下了法国的画廊,作为惊喜送给徐来。只是归根到底,这种照顾模式依旧是在其“共生依赖”的框架之内。
      蔡菠是如此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永远在照顾别人,却很少照顾自己,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这在很多传统的中国女性身上可以找到相似的影子。只有走出“共生依赖”的“陷阱”,觉察自己的需求,学会说“不”,勇敢地做自己,她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杨伊(杜鹃饰):关于亲与疏的选择
     杨伊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对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解读与坚持。作为美女加才女,她知道如何去掌控着关系与距离。最初在表达了对徐来的欣赏后,以冷艳的姿态,欲擒故纵,徐来果然在其的期待中,一步步地向其靠近。
     而20年后的重逢时,杨伊对徐来的态度是暧昧而不明确的,但始终占据着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可亲可疏。她的墙上贴着数十个与其有过交集的男人,似乎在炫耀着“你们终将成为我的猎物”。20年来,她未曾结婚,“有过交集但并不是男朋友”,她似乎享受着这种特别的亲密关系模式。就连初恋男友在她眼中,也不过是下一系列的作品,是她掌控范围内的。当我想和你亲近的时候,你是被我所征服的,而当我不想再和你亲近的时候,我们只是有过交集。
     从安全依恋模式理论的角度探析,杨伊在亲密关系上所表现的模式,可能更接近于不安全型依恋类型中的回避型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认为“我行,你不行”,并由此发展处虚假的自尊心,觉得自己是什么都懂、是无缺点的,而在人际上,常常用表面的无所谓来掩饰内心对亲密关系实际的需要,更愿意与人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由于害怕被吞噬,因而在亲密关系中也常常要寻找自己的空间,因为与人亲密会带来不自在的心理体验。
     “先去了欧洲,跟一个老师学了五年,后来又学了阵航海,玩了阵音乐,在西藏呆了三年,刚从印度回来”——杨伊“满世界跑”的生活状态,与电影开头课堂上,杨伊在演讲时提到她所欣赏的安德·沃霍尔的“可以对抗传统的,商业的、消费的世界性艺术”的表达方式是相呼应的。
     这个在艺术世界里特立独行的女人,在现实中选择并掌控着人际距离的亲疏远近,但控潜意识似乎却无法掌控自己对亲密关系的真实诉求。她是如此地充满诱惑,却又如此地拒人千里。

蔡拉拉(包贝尔饰):关于坚持与放弃的选择
     蔡拉拉,是在宠爱中长大的“巨婴”,按照电影中徐来的描述就是“没有才华却可以胡作非为”,面对其自大与狂妄,蔡家的人却是一味地满足与支持。于是在他身上,“巨婴”心理——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典型的如非黑即白,全能自恋。面对自己的“无所不能”,他是如此地偏执。
    “我不能干涉我被拍摄物体的客观性”,蔡拉拉在电影里多次强调这句话,但同时,他却一直用自己主观的臆想,试图粗暴地去刺破真相。当得知徐来是要去见一个女人时,他千方百计地阻止计划的实施,并坚持信奉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就必须是真理。在他的概念里,只有对错,非黑即白。
直到徐来把自己要去见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去见面说出来,并经过内心的一番激烈地斗争后,蔡拉拉终于说出了一句“我去吧,我让你去”。在经历了种种囧事后,他已经能够尝试从徐来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放弃了我执的态度,这已是“巨婴”的一次成长。
     当徐来告诉蔡拉拉,从来都认为他拍不好一个纪录片,觉得他的梦想就是个笑话后,他留着眼泪,说了一句“这是我最后一个镜头”。当全能自恋被赤裸裸地打破时,他选择了放弃。而当得知蔡菠买下画廊的真相后,他迫不及待地要把真相告诉徐来。此时的蔡拉拉,不再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巨婴”,已经能够理解他人、主动地与他人构建链接的成年人,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可见一斑,
一个人要成长,必将要去面对丧失感,学会去接纳现实的不足与缺陷。坚持与放弃之间的选择,是“巨婴”蔡拉拉的成长,当学会去放下并接纳现实时,他正在成长。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怀着我执去会见杨伊的徐来放下20年的心结,接纳现实与自己时,他也正经历着一次“巨婴”的蜕变之行。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议题,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议题。愿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10月2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9#
发表于 2015-10-3 11:54: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10-3 11:56 编辑

为什么信任如此重要??
   “信任”这个词对大家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真的能做到真诚地信任吗?为什么信任如此重要?今天,我们一起通过3个小故事来聊聊这个话题。

信任来访者——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修养
      小A因为失恋持续抑郁状态近一周,通过电话预约了我的心理咨询,并在舍友小B陪伴下,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
      填完《来访者登记表》后,我告诉小A,个体心理咨询一对一的设置,示意小B可以在接待室休息等候。小A表示自己需要小B的陪伴,小B也表示这几天一直是自己陪伴着小A,希望可以一同进入咨询室,自己不说话,就只是陪着小A。
如此挑战心理咨询设置,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果让她们俩人同时进入咨询室,打破了咨询的正常设置,小B的陪伴并没能从实际帮助小A更好地自我探索与成长。而如果强硬地“拆散”她们俩,即便是小A愿意与我一起进入咨询室工作,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势必有所影响。又一个两难的抉择,我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
      我让她们俩在接待室坐下,告诉小A,我知道她目前很虚弱,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必须独立面对,我相信她能够独自面对困扰自己的问题,我愿意陪伴着她一起探索前行;同时我告诉小B,我能感受到她想帮助小A的强烈愿望,陪伴和支持的前提是首先要信任她,相信她一定能够走出暂时性的困境,当她感受到这种信任,也就更有力量去面对及解决问题了。
我给她们分别递上一杯水,并告诉她们,这个时间段是为小A预留的,小B可以在接待室陪着小A,等小A调整好状态,觉得可以独立与我一起工作了,再开始咨询。说完,我便回到接待室的办公区域。
      我看到小B握着小A的双手,她们好像在交流着什么,隐约听到小B说“你可以的,真的。”约5分钟后,小A告诉我,她觉得可以与我一起开始心理咨询了。
      于是,我和小A开始了心理咨询。我们的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咨询结束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小A的神情舒缓了许多,说话的声音也比刚到接待室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力量。当我给了小A反馈的时候,她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一道弯弯的笑容。
      再接下去的两周时间,小A继续与我就其失恋后的认知及情绪的调整进行探索。第三次咨询结束的时候,小A觉得自己基本已经能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的。
      “谢谢您,老师!第一次咨询的时候,就那么信任我,鼓励我,给了我信心与支持。”小A微笑着说。
      “要谢谢小B,她选择了相信你,谢谢你自己,你选择了相信自己。”我告诉小A
当我们再来看待这个个案时发现,对小A而言,陪伴与支持是重要的,不管是咨询室外的小B,还是在咨询室内的咨询师。然而,仅有陪伴与支持是不够的,信任是陪伴与支持的前提。个案中,信任,让小A提升了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最终寻找回潜在的力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杰斯开创的“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积极的,乐观的,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的,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迈向自我实现。人都是建设性的和社会型的,是值得信任的。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只要给来访者足够的信任与支持,来访者就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生改变,并不需要咨询师进行控制和指导。
在我的工作经验里,当我真诚地相信来访者的潜能与自我探索时,来访者是能够感受到一种被信任与支持的温暖的;而当我深陷来访者的问题中,对来访者抱以同情、怀疑或担心时,来访者对此往往是防御而退缩的。
      在我看来,信任来访者,是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修养。当我们把对来访者的信任内化为自我修养,则真诚、接纳、支持、温暖会在一言一行之间感染着来访者,于是治疗因子在信任的氛围中悄然发生着神奇的变化。当然,“信任”一词说起来简单,实际却是需要不断觉察与反思才能“修炼”出来,没有不值得信任的来访者,只有不懂得信任的咨询师,与每一位同行共勉。

锁住的信任,锁住的心门
当我在整理咨询记录,对此进行反思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高中同学小K
高中时,小K酷爱篮球运动,经常会买有关NBA的篮球杂志来阅读。但是在家里,小K的父母非常反感他看篮球杂志,认为篮球杂志“没有营养”,影响学业,因此小K每次在家里看篮球杂志时都是偷偷摸摸,防止被父母亲发现。
高三那年,原来每天晚上追连续剧的父母亲决定不看电视了,以创造安静的环境,全力支持儿子冲刺。小K在房间里学习,偶尔学习疲惫了,会悄悄地看会篮球杂志,按照他自己的描述就是,“做贼心虚似地看”。而小K的父母亲,为了防止小K看课外书,走神等,每天晚上都会悄悄地“潜入”小K的房间“监视”好几回。这让小K非常愤怒,有一种强烈的不被信任的感觉,想挣脱,想反抗,想逃避。
第一次模拟考试前的一天,小K在房间里,感觉到“压力山大”时,忍不住又把藏在书包里的篮球杂志拿出来看看,突然小K的母亲出现在其身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过篮球杂志,扔到地上。那次小K终于爆发了,与母亲狠狠地吵了一架。此后,小K每次学习时,都要把房间门紧紧地锁闭起来,隔离与父母亲的交流,一直延续到高考。
多年后,当小K再次谈及这段经历时,仍然有不满的情绪。小K说,因为父母的不信任与控制,让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在高考中的失常发挥,似乎是潜意识的反抗。那一道被锁上的房门,其实锁上的是心门,门里门外的人,心里都不好受。
没有信任,何谈理解,没有理解,何谈支持。锁住的信任,锁住的心门。

用信任可以化解孩子的网络成瘾,你相信吗?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在我读研阶段,曾经接触过一个通过行为矫治对此进行工作的个案,而在我看来,这个个案成功的关键在于信任。
     个案的主人公小G是一个16岁的高一男生,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而经常性地逃课去网吧上网,校方多次与家长联系,但是双方的教育并未奏效,小G变本加厉,后来干脆不去上课,每天从早到晚“泡”在网吧里,社会功能几乎丧失,同时被学校勒令开除。家长无奈之下,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对小G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发现,因为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小G的家长在家里特地不开通网络服务,而小G从初中开始就有到网吧上网的迹象。
      当时咨询师给出的工作方案是:家长首先在家里开通网络,并提高电脑的相关配置,以保证小G在家里能够像在网吧里一样玩游戏,然后逐步“脱敏式”地让小G减少玩游戏的时间,从每天9个小时,慢慢下降到8个小时,7个小时……同时让家长鼓励、引导、陪伴小G参与现实中他感兴趣且较擅长的活动,例如打篮球等,让其减少呆在电脑前的时间。最后让小G坚持每周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一次面谈。并根据小G的实际进展,进行下一步的评估及工作。
      咨询师强调,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着急,不要摆出一副严厉地、说教式的态度,而是要始终相信小G是有能力去处理好网络成瘾的问题,让小G感觉到自己是被信任的,让小G对自己有信心。
      经过了约半年的矫治调整及心理咨询,小G基本控制在每天玩网络游戏2个小时以内,并能够投入到打篮球等运动中,精神面貌较最初有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在经得小G的同意下,请了家教在家为小G辅导落下的功课,并计划在新学期的时候,让小G转学到另一个学校,重新开始新的校园生活。
     在个案中,小G的家长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选择了信任小G,并给予其鼓励与支持,让小G在被信任、被理解的关怀中,尝试去面对问题,慢慢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当信任的力量被激发出来,那深埋的潜能也将喷涌而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着小G这样的网络成瘾的孩子,很多家长想到的往往是切断其与网络的联系,进行说教式、洗脑式的教育、感化,甚至有的家长会将小孩直接送入到军事化管理的戒网瘾的训练营,殊不知在家长以爱之名的控制与改造,在孩子看来,是何等的残暴与不可理喻。没有信任,没有理解,没有支持,没有爱,只有冷冰冰的指责,孩子所接收的信息是“他们怀疑我的自觉性,怀疑我的能力,怀疑我的人格;我是无能的,我是罪恶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于是,破罐子破摔,一发不可收拾。
     用信任可以化解孩子的网络成瘾,你相信吗?不相信,因为信任似乎是助纣为虐?你从来没有信任过,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你试过了,没用?反思一下,你的信任真的是信任吗?信任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焦虑、怀疑、控制?
     如果说网络成瘾一定有什么解药的话,在我看来不管那个药引子是什么,但其中一定有一味是信任。归根到底,没有不值得被信任的孩子,只有不懂得信任的家长。

(9月27日 )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8#
发表于 2015-10-3 11:40: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10-3 11:50 编辑

潜意识是如何泄露我们的秘密的

     “潜意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口头用语之一了,然而,大家真的了解潜意识,能够将其觉察,并捕获吗?
     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潜意识”吧。100多年前,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又译“无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来描述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潜意识的内容往往包含着大量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因而受到压制,不允许自由进入意识。潜意识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可以从口误、笔误、梦等途径被了解。
     今天,我们来通过几个小故事,了解一下潜意识是如何泄露我们的秘密的。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坊,台上的咨询师在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相关理论时,说到“当初我嫁给我老婆的时候……”,顿时在场一片哗然。咨询师停下来,一脸疑惑,当得知真相时,咨询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转而笑着说到,“口误”。
     作为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当然清楚,“口误”是潜意识的产物,无意中的口误,可能暴露出的却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不出所料,咨询师开始说起,当初自己与妻子结婚时,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寄居于岳父家整整5年……尽管后来咨询师通过努力,让妻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这一句无意的口误,却直接“出卖”了他的秘密——那5年时光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除了口误,笔误同样是潜意识忠实的表达方式之一。有一次,我在和表姐聊Q时,说到我爸身体不舒服却不去医院检查这一事实时,我想在键盘上敲打“我爸就是太固执了”,结果当点击发送的瞬间,我才发现,我键入的文字竟是“我爸就是太过分了”。那一刻,我突然呆住了。“固执”与“过分”一词之别,却是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固执”只是一种较为客观状态的描述,而“过分”却是饱含着情绪状态的表达。
      作为儿子,从道义上讲,是不应该对父亲有所指责和埋怨,不应该有不满和愤怒的,于是这种强烈的情绪就被意识所压抑,转而以“固执”相对温和的词汇来描述现实。简单的一个“过分”,赤裸裸地泄露出我的秘密。
      说到潜意识,不得不提到“情结”。与弗洛伊德不同,在心理学家荣格看来,“情结是通往潜意识的忠实道路”。情结是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是“潜意识中的一个结”,表现为情感上的纠葛、深藏心底的爱恨等。荣格最初使用“词语联想测验”发现了情结的存在。
      我们来直观地了解一下荣格的“词语联想测验”吧,当听到以下一组词语(刺激词)时,你第一时间出现在脑海里的词语(反应词)是?
     盒子——
     钱——
     孩子——
     家庭——
     性——
     墙——
     年轻——
      荣格的“词语联想测验”正是通过记录被试的反应词及反应时间,以及被试行为的特殊情况,由此探究及提示被试的情结。荣格发现,当刺激词与被试心目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联系时,被试回答的反应时间就会延长,若将被试延续反应的词语进行分析,就能够发现蕴藏其中的情结。顺便科普一下,后来,荣格的“词语联想测验”成为测谎仪开发的基础。
我曾经給同行Y做过100词的”词语联想测验”体验,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刺激词“自负”,Y第一次测验的反应词是“白富美”,隔天第二次测验时的反应词是“一个优雅的女人”;刺激词“愚蠢”,Y的反应词是“一个女孩”。而且这两个词语的反应时间均超过8秒并伴随延续反应,远远长于其100个词语3.6秒的平均反应时间。
   “你是不是对‘白富美’有情绪反应,在你的经历中,有被‘白富美’伤害过的经历吗?”我试探着问Y,并向她呈现测试结果。Y看到自己的测试结果时,感到非常诧异,显然她为自己的反应感到不可思议。
    经过一番思考后,Y告诉我,在她内心深处确实有着那么一位让自己爱恨交加的“白富美”。Y说起了她的初中同学F。F美丽优雅,家境优越,深得男生喜欢,Y欣赏她,羡慕她,而F似乎也“偏爱”于Y,每次上学放学都会一起同行。但是Y每次与其走在一起,都会联想到自己“矮矬穷”,并有一种强烈的被其他人忽略与无视的感觉,嫉妒心爆棚。
     Y说,这些年自己经历了不少事情,以为面对过去,早已经释然了,然而透过“词语联想测验”这面“镜子”发现,嫉妒情结依旧被紧紧地包裹在潜意识中,感慨万千。
     回顾以上的三个故事,当我们觉察到潜意识泄露出来的秘密时,不难发现,不管意识层面如何地强大或“伪装”,潜意识永远是最诚实的。于是,当潜意识带着伪装的面具来到我们面前时,增强自我觉察,也许秘密就自然而然地泄露出来了,捕获它,感受它,我们都将是自己的“心灵捕手”。

     后记: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谈到“潜意识”时怎么能少了“梦”的话题呢?改天我将会把“梦”作为素材,单独撰写文章,与大家交流,欢迎关注。

(9月22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7#
发表于 2015-9-16 21:28: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9-16 21:29 编辑

毕业周年同学聚会,去还是不去?
      最近,我的朋友小J对是否参加大学毕业5周年的同学聚会感到很纠结,为此特地打电话给我,倾诉其矛盾的心情。
      小J说,大学里班上同学感情都还不错,自己也挺想参加聚会,与大家叙叙旧、追忆青春。但是,每次聚会大家都很喜欢讨论彼此现状,喜欢比较,这让小J自卑不已,并产生了逃离聚会的想法。“相比其他同学的风光无限,自己苦不堪言啊,哎……”,小J感慨道。
      事实上,小J提到的聚会上的比较现象,我也深有同感。自从大学毕业后,每次朋友或同学聚会,基本上讨论的话题,都会围绕着彼此现状如何,“混”得“好”或“不好”而展开。而这“好”或“不好”,大致有一个“隐形”的标准,例如单位如何,收入情况,是否买房买车,是否结婚生子等等。聚会多了慢慢就会发现,热衷于参加聚会的朋友基本是“混”得 “较好”的,而那些“混”得 “不好”的朋友,往往会以各种理由不参加聚会。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喜欢在聚会上进行比较呢?“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不同的人进行比较,将他人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尺度。社会比较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时可以帮助个体提高自信心,并且成为合理自我完善的基础;使用不当,建立了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比较标准时,往往适得其反。
      由此解释,那些“混得较好”的朋友,更愿意在聚会中通过社会比较来获取自信并进一步完善自我;而“混得不够好”的朋友之所以逃离聚会,其实是害怕在社会比较中,那些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标准给自己带来的心理落差,失去自信和前行的动力。
那么像小J这样自认为与他人相比,“混”得“不好”的朋友,毕业周年同学聚会,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我突然想起了前几年在微博上很火的一个段子。
      “如果你毕业后要做喜欢的事情,那么毕业5周年的同学聚会不要去,10周年聚会也不要去,因为那时你的同学大都在大公司里面平步青云,而你则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但是,20周年的聚会你可以去。你会看到,那些坚持梦想的人和随波逐流的人,生命将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段子里,“坚持梦想”的人避开了5周年10周年等同学聚会上的社会比较,终于在“守得云开见月明”的20周年的同学聚会上“扬眉吐气”。然而,这里的假设是,其20周年的聚会时一定会成功,倘若自我感觉不成功,是否要逃离聚会一辈子?在我看来,前期的“不比较”,只是一种逃避,而越是逃避,内心往往越是在乎,于是终于在20周年的同学聚会上,狠狠地比较了一把,一解压抑了20年的“怨气”。如此“坚持梦想”,不禁让人唏嘘。
      提及梦想时,人们常说,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在我看来,真正内心强大的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在经历现实各种“比较”的考验后,仍然能悦纳自我,坚持梦想。于是上面的段子在我看来,可以进行如下的修改。
      “如果你毕业后要做喜欢的事情,那么毕业5周年的同学聚会、10周年的同学聚会,你尽管都去参加吧,也许那时你的同学大都在大公司里面平步青云,而你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你始终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坚持自我,那么无所谓比较,更无关诱惑,无关自卑。对你而言,坚持梦想的人生一定是最美好的。”
      也许不去聚会的理由有很多种,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害怕比较,那么勇敢地去面对吧,你将获得重新认识自我和审视自我的机会。“真金不怕火炼”,如果你是真金,何惧火炼。换个说法,如果你是真金,未必会觉得那是火。与小J共勉,与每一位朋友共勉。

(9月15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6#
发表于 2015-9-16 21:25: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9-16 21:26 编辑

心理咨询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各种“刁难”?
     前些日子跟同行P交流的时候,P说起了让她感觉到困扰的一个个案。
     P的来访者小A是个男生,小A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首先打开手机,让P看自己用文言文写的文章,还不时询问P是否能看懂。P说当时自己确实不太能看懂小A的表达,但似乎承认自己看不懂会在来访者面前丧失权威感,这让她非常尴尬,甚至感觉小A就是在刁难自己。当时P说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转移话题,于是P把手机还给了小A,将话题转移到小A的成长经历上。P说尽管后面的交流都比较顺畅,咨询也是自然结束,但是P觉得自己最初转移话题的行为似乎不妥,并为此陷入到深深自责及反思中。
      P希望我能谈谈我的看法。我问了P一个问题,“你认为,小A让你看他写的文言文的动机是什么呢?”P思索了良久,说,“我之前觉得他似乎是故意在试探我,刁难我,但现在觉得他似乎是渴望我能理解他,渴望与我有更深入的交流。”我告诉P,我也有相似的感受。
      “所以我当时要做的事情,不应该是回避,而是把我的感觉反馈给他,也就是共情,是吗?”,P问。我点点头,对P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并告诉她,在我看来,P第一时间想“逃避”及其背后的感受,也是值得探索的。“不必急着去给出答案,可以再慢慢地体会和感受”,我给P的建议。
      事实上,心理咨询师在实际的工作中,确实会遇到很多来访者的“刁难”,来访者有时也并非故意为了让咨询师难堪,但是当时所处的情景,却会让咨询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在读研的时候,有一天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的课堂上,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有一位女来访者,因为长相欠佳(客观事实)而在生活中与人际关系中屡屡受挫,为此感觉到非常痛苦。有一天她来找你咨询,坐在咨询室里,她第一句话便是‘老师,你觉得我长得好看吗?’,请问这个时候,你如何回答会比较合适呢?”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懵了,如此刁钻的问题!似乎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客观事实是,来访者长相确实欠佳,如果此时回答“你长得很好看啊”或“你长得一般”都是违心的,身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就是“真诚一致”,如此回答违背该原则,反倒很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不真诚,引起反感。而回答“你长得不好看”,也很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是在否定自己,不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对“不好看”进行解释与开导,例如“你长得不好看,不过人最重要是心灵美”之类的,但是此类回答是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修饰,仍然是比较容易引起来访者的负面认知的。
      如此“两难”的境地,当时真的是让我们左右为难。后来老师当时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我感觉你很在意自己的长相”,既避免了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也表达了咨询师的共情。“这的确是现实存在的个案”,老师说,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来访者的眼泪一下子涌现出来了,接着开始诉说自己的经历。
      为何面对来访者的“刁难”,咨询师的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并化解了呢,事实上,是因为这背后的共情,说到了来访者的心坎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疗法,”强调心理咨询过程应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师应设法达到与来访者共情,要能够体验到来访者的感受,进行回应;咨询师要随时把关注点集中在来访者方面,要根据来访者的问题、谈话的内容、思考的方向及进展的节奏和速度来决定反应方式。因此,当咨询师以来访者为中心,敏锐地捕捉到来访者的行为和言语背后的真实情绪及感受,结合来访者当时当下的状态,给予高度共情地回应,则“刁难”迎刃而解。
      再来说一个极端版本的“刁难”个案吧,这是以前我参加工作坊时听到的一个个案。来访者因感觉前几次咨询没能让自己改变,为此勃然大怒,举起了咨询室里的一根棍子,对着咨询师恶狠狠地说:“我要杀了你!
      问题来了,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如果你是咨询师,你会作如何反应?我记得当时学员后提供了各种版本的“剧情”——有的认为来访者失控了,此时说什么是听不进去的了,赶紧跑;有的说,我肯定要自卫啊,要真的打下来了,我受伤了怎么办;还有的说,那我就让他打吧,咨询师要勇于直面危险的情景,他可能只是吓唬吓唬而已。
在大家的各种“脑补”和猜测中,咨询师描述了接下去的真实剧情。咨询师没有跑,也没有躲,而是站在原地,面不改色地,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来访者,说了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来访者的棍子掉落到地上,停顿了一阵子后发出“大师啊!”的感叹。
      当学员们纷纷猜测着哪句话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咨询师解开了谜题——“如果你杀了我可以永久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我XXX(咨询师的全名)愿意做出牺牲。”
      分析这句神奇的话语时,可以发现,前一句话是用共情的技术准确地表达出来访者的内心感受,“杀了咨询师”并非来访者的真实目的,来访者渴望的是能够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正因为无法摆脱痛苦,才迁怒于咨询师。而后一句则是强调咨询师的身份,重申“咨询边界”——咨询师不是你所要杀的人。也是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但却一语破的,于是“刁难”也就冰消瓦解。
      重温以上的三个个案,不难发现,面对来访者的“刁难”,咨询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何其重要。而在我看来,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多地表现为在咨询过程中始终能以来访者为中心,紧贴着来访者高度共情。当咨询师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与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设身处地感受来访者当时当下的状态与感受,并准备地向来访者传达反馈,“刁难”往往也就不攻自破了。
      探析来访者“刁难”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对咨询师的质疑,还是对咨询设置或咨询效果的不满,或者对咨询师的依赖性、权力性、迎合性、情欲性等投射认同……无论是哪种原因,归根到底,这需要咨询师能够对咨访关系有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们常说,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容器。然而,这个容器有多大,要看“修炼”的功夫有多深。夯实基本功——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中接受督导,不断地总结反思,必不可少的。此外,自我觉察,自我成长,处理好自己的“情结”也非常重要。也许,当我们最初面对来访者“刁难”时,会表现慌张或处理不当,但只要好好“修炼”,我们一定也能处事不惊,临危不惧,排除万“难”。
      或许根本不存在“刁难”的来访者,只有不淡定的咨询师,与每一位心理咨询师共勉!
(9月10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5#
发表于 2015-9-16 21:22:23 |只看该作者
云索 发表于 2015-9-11 11:09
这篇让我感触颇深,有时候成功和遗憾常常相连。遗憾只有在忏悔后内心才得宁静和平复。

也许多么痛的领悟后,会有新的成长。谢谢云索大哥来读!~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11-25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