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8-13
- 最后登录
- 2015-5-2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828
- UID
- 23302
- 精华
- 0
- 帖子
- 828
- 在线时间
- 113 小时
- 石子
- 46 颗
- 帖子
- 828
- 在线时间
- 113 小时
|
————
明天就是元宵佳节,按照老话惯例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回过头来看看这个春节越发的感觉索然无味,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那份喜悦之情也只能留在孩提时的记忆里了。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老家的春节还是很有趣味的,从腊月十五开始年味就慢慢的浓了起来,因为那是每年一次的年集。那时候最喜欢跟着大人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听着小商小贩各色的叫卖声。整个集市充满了过年的那种喜庆。大人们是储备各种年货准备过年,而我却总是在那些花花朵朵的发卡前流连忘返。看上了那个发卡就去跟妈妈讨了钱来,那时候她总是很爽快的给钱让我买下,那种喜悦总是让我高兴好多天。如今,女儿不会再跟我要个发卡过年了,那首老掉牙的“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的儿歌也有点显得不切合实际了。
过了腊月十五就盼二十三的祭灶了,祭奠灶王爷也是很隆重的,家家户户都要把从年集上请回来的灶王爷的画像贴在厨房的墙壁上算是给灶王爷换新衣,每张画像两旁都要贴上一副小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横批则是一家之主。因为这天灶王爷就要上天去汇报各家各户的情况,每家每户都希望他能说自己家的好处,以便来年能平平安安,当然除了换新衣外,腊月二十三这天还要做好多的小糖饼来祭拜灶王爷,老人们说这样的糖饼灶王爷吃了他就只能说好话了,当然我对那些祭拜是不敢兴趣的,让我惦记的还是供桌上的那些小糖饼,圆圆的有手掌大小的烧饼,里面包裹了红糖、花生、核桃、芝麻,这些只能在晚上祭拜完才能吃的,于是只能忍着等妈妈说可以吃了,就迫不及待的吃起来,真是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了。
俗语说:“二七二八把面发”,在老家腊月二十八就是要蒸面食的时候了,过年要蒸很多的面食,据说这些面食是要吃到正月十五,有肉馅的包子,豆馅的包子,还有一种枣花馍,有三个花瓣形状也有有五个花瓣形状的看上去很是漂亮,豆馅的包子还要做个小花放上面再插个红枣,有的包子里还要放进去几枚硬币,小燕子和小刺猬形状的馒头上还要驮着面团做的小元宝很是好看。蒸的时候讲究也很大的,从发面到做馒头都是妈妈亲自弄的因为如果蒸出来的馒头又白又好,就是讨了个大吉利,预示着来年很顺利,所以做这些的时候妈妈是不让我插手的,自然我也乐的清闲,玩的时候偶尔惦记下那锅馒头也该出笼了。
终于等到除夕了,贴完对联,就在院子里看大人们用木材架起篝火,那篝火堆的很高上面放上柏树枝和芝麻杆只等到初一早上起来点燃了,至于为什么用松柏树枝和芝麻杆长大了点才知道,柏树枝燃烧的时候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跟鞭炮很象,芝麻杆就是预示来年节节高吧。除夕夜其实是很无趣的,放了鞭炮吃了年夜饭,大人们都催着上床睡觉了,因为初一的早上有起五更之说到时候是必须要起床的,我那时候道也乐的早点睡觉,不是因为起早而是准备好的新衣服初一早晨才能穿。
年初一早上起五更就是早上5点钟左右起床,妈妈一声叫就赶紧的起床,开心的穿上早就放在床边的新衣服,跟在爸爸的身后去点院子的篝火,然后就是放鞭炮,妈妈自然要忙着包饺子,初一那天是不许生气和说不吉利的话的,这是妈妈提前就嘱咐过的,所以自然那天大人们也会很顺着孩子,最美的还是会收到一些压岁钱,虽然都是一些几角面值的可那种喜悦才是真正属于过年的喜悦吧,至少在成长的过程中那种喜悦在一点点的减少和消失。
之后就是走亲访友了,年也就渐渐了过完了,如今,我口袋里的压岁钱渐渐的转移到了女儿的口袋里,发卡,新衣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了我当年的喜悦,而我对过年也越来没有了兴趣,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不知道怎么越来越淡了。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