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7-31
- 最后登录
- 2015-5-29
- 阅读权限
- 0
- 积分
- 109
- UID
- 23022
- 精华
- 0
- 帖子
- 109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石子
- 2 颗
- 帖子
- 109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逝水流年—误读轻若芷水《不倒翁》
当意识到以“不倒翁”(比喻某些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有贬义)这一喻体,作为芷水这首《不倒翁》诗阅读的切入点显得牵强时,我决定将之前所读的全部推翻,再次因循诗时间性的进展,将阅读逐次展开。
他摇晃着头,使劲摇,一片叶子从他的身体里落下来
一段时光从他的身体里掉下来,我想
他的身体里还应该有一只鸟,他说
我们都患有虚妄的狂想症,我是一匹白马,你是一堆白骨
我不信,他体内应该有我的蓝色水鸟
它衔着向日葵的种子,就停在他的心尖上
这是“我”将“我”所观察到的拟人化的不倒翁--“他”行为,以及所听到的“他”的说话(思想),以一种诚实的方式进行汇报陈述。摇晃的“他”是现实的实景,“落下的叶子”及“掉下的时光”则是想像的意境,再经“摇”这一动作使诗中隐藏着的核心---抽象的“光阴”变得具象起来。而“白马”是光阴的代名,等量关系互换后的结果:“我是一匹白马”=“不倒翁是光阴”,至此,诗的核心主题---光阴不再潜藏。
“我们都患有虚妄的狂想症”是“他”对“我”关于“鸟”这个想法的一种否定,也是对“我是一匹白马,你是一堆白骨”的虚妄认定,在“他”着眼当下的认知中:“他”不是“一匹白马”,只是原点上摇摆、停滞的光阴,而“我”也不是“一堆白骨”,时值丰华正茂。而“我不信”是对“他”所说的置疑,一方面坚信着“他”--即光阴的永恒,如口衔向日葵种子不死的太阳鸟,一方面却又肯定着“我是一匹白马,你是一堆白骨”之说。在这时而陈述,时而旁白的诗写过程中,实质是用拟物的手法将“我”的情思及心理的剖析细腻地通过不倒翁的象征自然的流露,而诗歌内部的复杂性,人的思想矛盾性由此得以呈现,如一种真相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夕阳照着我,也照着镜子,镜子里堆满了杨柳的景致却没有我的影子
他恶作剧般的摇晃着,他一摇,天就黑了
我取了他的假面具,露出他的肉身,这肉身多么像一个婴孩
我把他放在釜溪河里反复清洗,他逃过了我的手指,但不碎也不烂
光阴是永恒的,还是消逝无影的?或许存在就是被解释,而诗人用自身进行了解释。“镜子”因其具有“影照”这么一种具体的特性,在诗写作中常常起有一种转渡的作用,在本诗也不例外。当面对镜子的“我”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却看到了“堆满了杨柳的景致”,而“杨柳”与“不倒翁”又有着相通的共性,那么镜中映出的只是光阴的影痕,一种虚无,而我已隐喻成“白骨”一堆,同时将所谓“永恒不死”的信念,在诗人自我设置的“我”—“镜子”—“杨柳”三重转换关系中被自行打破。在“他”的摇晃中,时光默默的溜走逐渐的步入黑暗,就如诗人眼中的光阴或其他的一个个事实在毫无例外的一个个过程中,如叶般凋零,萎落。
作为一个观察者、旁观者,芷水一直努力地进行陈述与思考,但到诗末却抛下了开始时的从容。“假面具”是“我”的一种主观定性,而被之形容为像“婴孩”的一具肉身,更是一种不依事物的规律说话的一种表现,或许这正是一个正常的人(不只是女子)对流逝时光(衰老过程)的一种不服从。最终,诗人仍是理解的。“我把他放在釜溪河里反复清洗,他逃过了我的手指,但不碎也不烂”,在我与时光互濯的过程中,光阴不知不觉间已在指间溜走了,这不碎不烂的如一种沉澱后的过程实质,如心尖上的不死鸟。
此刻,光阴得以永恒。
附诗:《不倒翁》
他摇晃着头,使劲摇,一片叶子从他的身体里落下来
一段时光从他的身体里掉下来,我想
他的身体里还应该有一只鸟,他说
我们都患有虚妄的狂想症,我是一匹白马,你是一堆白骨
我不信,他体内应该有我的蓝色水鸟
它衔着向日葵的种子,就停在他的心尖上
夕阳照着我,也照着镜子,镜子里堆满了杨柳的景致却没有我的影子
他恶作剧般的摇晃着,他一摇,天就黑了
我取了他的假面具,露出他的肉身,这肉身多么像一个婴孩
我把他放在釜溪河里反复清洗,他逃过了我的手指,但不碎也不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