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7-31
- 最后登录
- 2015-11-2
- 阅读权限
- 0
- 积分
- 661
- UID
- 22998
- 精华
- 0
- 帖子
- 661
- 在线时间
- 191 小时
- 石子
- 2 颗
- 帖子
- 661
- 在线时间
- 191 小时
|
文笔塔里的那些读书事儿
文/云梦遥
一
东江和西枝江的汇合处有一楼,是有名的合江楼,“合江楼旁筑塔以励志,起名‘文笔塔’”,在古籍文献中,文笔塔多是这样被提及的。合江楼是个大家闺秀,文笔塔最多是个丫鬟了。现在依然能在惠州的城区看见合江楼和文笔塔,不同的是,小姐已经装扮一新的“出嫁”了,到了江对岸,可那个小丫鬟却没有陪嫁,依然不施粉黛的守在原地。
这是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塔,建于清朝初年,20多米高共五层,各层次第减低缩小,就好像有人在空中握着它,饱蘸香墨,写就天书。我不止一次地从文笔塔前经过,也不止一次地触摸过塔身,每一次经过、每一次碰触都会震颤我的心灵。其实我知道,震撼我心灵的不是塔本身,而是一个人的追求,一个城市的理想,一个民族的希望。
文笔塔不像西湖里的泗洲塔,泗洲塔可以登临远眺将整个鹅城的美景尽收眼底,文笔塔不能登临,开始我以为是铁将军阻挡了我登高的脚步,后来才得知,原来在四百年前,建造者就已经阻断了人们的脚步。这样也好,无论是谁,来到塔前,只能抬头仰望,仰望这立在天地间的巨笔。仰望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祈盼。曾几何时,塔下站满了踌躇满志的读书人,他们手握诗书,沿青云路而来,揣着同一个梦想来到这座为他们而修建的塔前,望着那一层小于一层的塔身,仿佛看着自己的前程,愈上则愈艰——他们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才能取得塔顶的宝珠。无论成功的机会有多么渺茫,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始终不会动摇,不畏十年寒窗,只求一举成名。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明知那是一座独木桥,千千万万个读书人却宁愿一次次地从河里爬起来,争抢着去桥上占个立足之地,只因桥那头写着一个大大的“官”字。这是一种制度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二
塔这种建筑自东汉时期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极具东方特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用材、功能上,都已有了中国文明的烙印。塔本是一种宗教建筑,但后来它逐渐脱离了宗教走向了世俗,它除了藏舍利之外,更多的是用来观景、调风水、振文风等等,文峰塔、文笔塔、文昌塔就是一种被世俗化了的塔,更是唯有中国才有的塔,因为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古代修建的文笔塔、文峰塔、文昌塔之多,可谓不计其数,都是为使当地文脉顺达,多出人才,依据风水而建造的,遍布全国各地州县。
惠州修建文笔塔的初衷也不例外,为了振兴文风,希翼它可以保佑惠州的读书人功成名就。入清后,惠州的科举成绩大不如从前,所以才会有我们今天看见的文笔塔。现存的文笔塔中,大都建在清朝,是因为清王朝距今较近,所以建筑比较容易保留下来?还是因为清朝修建的文笔塔数目太多?
清王朝有过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我也算是个八旗子弟,据说祖上是正蓝旗的后裔,若是在清朝,我该被称作“格格”吧。但我不能因为此而偏袒什么,千古功过自有时间去论断。我也算是个读书人,最怕在书中看到“文字狱”这三个字,不仅因为其对文人的迫害,更因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扭曲。
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那些残酷的文字狱使得中国文人的气节每况愈下,当“气节”和“烈士”划上等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生存。但是中国古代文人生存得太艰难,尤其是汉族的文人。清朝是满人的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族的文化传统,对汉族的贤人志士更是怀有很深的戒备心理,甚至是仇视。他们需要时刻提防文人们用文字思想鼓动汉人造反,正因为他们害怕,所以才会变得如此残酷,文字狱已经是最好的佐证。种族之间的严重不平等使得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考试也变了味儿。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雍正前,满汉是分开取士的,但旗人的乡试、会试时只需要考翻译一科,汉人可没有这样的特权。后来虽然是满汉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是汉人居多。难怪入清后惠州的科举成绩不如从前,我想,有此状况的不仅仅是惠州吧,所以一时间,华夏各地州县都为了振兴文风而修建文笔塔,修建的数目之多也该是空前绝后的吧。
即使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千千万万的汉族文人依然把希望寄托于科举,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他们依然满怀希望和梦想埋头苦读,依然不时地来到文笔塔下祈求它的庇护;每个州县也把希望寄托于科举,希望本地可以有出人头地的文人,不惜重金修建文笔塔以振文风、激励文人;清政府也在沿用科举,朝廷是最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担心文人造反,另一方面他们又要依靠有才能的文人来帮他们治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他们需要依靠科举制度来帮他们选拔有识之士。但终究,由于科举变成了一种满人奴役汉人的工具,严重束缚了考试的范围,科举的弊病愈演愈烈,直至消亡。
文笔塔是看着它消亡的,这个科举制度的产物并没有因为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失,有人曾寄希望于它,有人憎恨过它,但它一直静默在那里,任时光荏苒,任风云变幻。清王朝灭亡了,科举制度废止了,但一个人对成功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息过,一个民族对贤才志士的渴求也从来没有改变过。
三
文笔塔经历了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兴衰之后,选择了沉默。自合江楼异地重建,它显得更加孤独了。
文笔塔从来都不会寂寞,因为一直有读书人相伴。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想必在塔下踱来踱去的脚步肯定不少,当然,或许更多的是那些坚定的站立着的脚步;或 许其中的一些人从弱冠之年一直在这里徘徊到花甲,直至终老。它听到的故事一定很多,但它看到的那么多事儿也只能藏在肚子里了,还有那一个个虔诚的面孔、一声声泣血的祈愿、一桩桩辛酸和无奈的血泪史,它也都藏在了自己的肚子里,反正没有人能进去把它们翻出来。
昨天的故事只有少数被载入了史册,大多都已随风飘散,除了那些伫立的古塔,还有谁见证过它们曾真实的发生过?但古塔静默着,一句话也不说,它们的所见所闻都已被尘封,只有当人们偶然间走近它、触摸它,才能隔着塔身隐约听见里边传来的沉闷的呐喊、痛苦的哀号、隐忍的啜泣,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成功的欢呼,但欢呼声大都被淹没了。
不管有多少辛酸,文人们始终没有放弃过希望,那希望是人生存和理想中最耀眼的火花,也是文笔塔的灵魂所在。文笔塔虽然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更是文风兴盛的航标。这座航标无论是在朗朗晴空下,还是在漆黑的夜里,都散发出令人振奋的光亮。
至于它肚子里的那些故事,就让它继续藏着吧,等到有风的日子,如果你从它的旁边经过,或许可以听得一两件,或许还有更多新故事也都被它藏起来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