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2-15
- 最后登录
- 2011-10-26
- 阅读权限
- 0
- 积分
- 77
- UID
- 28126
- 精华
- 0
- 帖子
- 77
- 在线时间
- 3 小时
- 石子
- 0 颗
- 帖子
- 77
- 在线时间
- 3 小时
|
西坑富绅戴象贤传奇
叶良方
翻开《海丰县志?人物志》,有一段记载颇引人注意:“按贤(指戴象贤)之修沙田岭也,实有利物之功。岭为归海两邑连界,崎岖险绝,长三十余里,道路倾仄,人嗟艰险。象贤捐金千余,平铺石板,建庵置产,延僧施茶,百十年来,行路之人犹沐其惠云。”戴象贤,这位名载乾隆版《海丰县志》的先贤,并且故事广泛流传于海陆丰东北山区的慈善家,乃何许人也?笔者由此引发探索的兴趣,特别到公平镇和西坑戴氏族人采访,由公平乡老的口述和《西坑戴氏族谱》中录得戴象贤发家致富和乐善好施的传奇故事。
否极泰来 横财致富
戴象贤(1630—1706),字究峰,号永兴。是明末清初海丰县石塘都西坑约人。据西坑咸丰年间《戴氏族谱》记载,始祖戴德隆于明中叶自福建汀洲府永定县迁粤,落居于西坑约,传至戴象贤是第七代。戴象贤60岁以前生活过得潦倒困顿,是一位给公平墟一带商铺和人家搬运货物的挑夫。家庭虽然贫乏不堪,但他长得彪悍强壮,一副好身骨,人届花甲犹经常帮人挑货到惠东多祝墟、紫金高潭墟及陆河河田墟等地贩卖。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有一次他挑货途经海(丰)归(善)边境,挡在面前的九斤岭,山势险削,道路崎岖;戴象贤挑着货物艰难地爬上岭顶。虽然身体强健,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他累得直喘气,疲累不堪,只好停歇在树荫下吃午餐。当他打开自带的饭盒发现老婆放在米饭上面的二个熟鸡蛋时,才记起今日是自己60岁生辰,心想别人60岁大寿坐在大厅等待亲友来祝寿,自己大寿之日却为生活所逼犹不得安闲,还要挑货往返于漫长崎岖的山道。不禁长吁短叹,倍感凄凉,一时气恼起来,顺手将扁担抛开,不想那根扁担“索溜溜”地顺着陡削的草坡滑到谷底,“当啷”一声脆响,戴象贤一楞想道:“不好了!生日行衰运,打破人家的‘金丹瓮’。”赶忙下到谷底一瞧,喜得合不拢嘴来。原来从那被打破的瓮盖里面,闪映着满瓮银子的光芒。自此,他用这瓮银子做本钱到公平墟经营山货发了财,家境殷实,成为公平北部山区的首富。
祸福叵测 讼狱之灾
戴象贤发达之后,广置田产,出租给佃户耕种,每年仅凭高潭黄沙约就可以收租上万石稻谷。同时营建豪宅,为七个儿子各建造一座“四点金”的宅院,自己则聘请风水先生在下洞村西侧择得一处风水宝地大兴土木,营造墙基厚达一米多的“四方楼”。此楼墙体厚壮,以三合土、海壳灰、糯米加糖混合夯筑而成,分双层夹墙,坚固异常,能够有效地防止山贼的抢劫。
俗谚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谚应在戴象贤身上,再恰切不过。“四方楼”建到半途之际,他与邻居养马的一名家仆发生争执。怒气上升举脚踹去,不想失脚踢死家仆。有仇家谓这家仆是其亲戚,出面呈文控告到县衙门。海丰知县提审后,派出两名公差将戴象贤押送惠州府监禁候判。戴象贤在西坑告别家人后,往惠阳海丰两县交界的沙田岭古道出发,沿途“蜿蜒窈折,云树苍茫,飞泉激石,喷雪雷鸣”,加上小鸟啁啾,益增他心中的酸楚悲切。他想自己一生多次在这条古道上辛苦跋涉,刚刚转运享老福的时候,又碰到这场人命官司,重新踏上这条崎岖难行的古道,生死未卜。抬头望见前面樟树垭观音庙,就和县差入内歇脚,拈香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发誓如平安度过这场劫难,回来后必将重建该庵,再塑金身云云。
翌日,戴象贤到达惠州府即被囚禁于监狱内。隔几天,知府举行堂审时,见他好生面善,问其藉贯。戴象贤跪地垂首答曰:“草民乃海丰县石塘都西坑约人氏。”知府闻言已明底里,接问道:“几年前你是否在家里救过一位外乡过路人?”原来,这位知府三年前刚到惠州任职时,为了探访属地各县的民情,曾经便服携带身边的书童路经西坑,因天气酷热,中暑倒地。恰好戴象贤出门办理生意业务,见到村口有一位外地童仆扶着昏迷不醒的主人,倚靠在榕树下,顿生怜悯之心。就命家仆将其背至家中,急请乡中郎中施药救治。知府在戴宅休养静息两天,病情好转。临别时从衣袖中掏出一支折扇赠给戴象贤说:“扇中写有我的住址。今后如有事,可到惠州府找我,此为相见时凭证。”戴象贤当时并不想要人报答,亦不留意其言,事后将扇子丢到祖龛的案桌上。
这时听到知府大人说起此事,恍惚记起,不禁大喜,知是自己的贵人救星来临了。急忙托人捎信回西坑,要其老婆赵氏找出折扇带到惠州,作为与知府相认的凭证。
感悟修心 慈善行德
赵氏在祖龛下找到折扇后,马上坐桥亲自送到惠州府城,呈送给知府。知府确认是自己的信物,对当年戴象贤治病救命之恩感激不忘,于是设计了疏通解救的办法,使戴象贤免却牢狱死囚之灾,平安地返回西坑。
经过这场大劫难之后,戴象贤获得了一次深刻的人生感悟,认为人生无常,祸福难测,应该多行善事,才能化解冤孽,消除灾祸于冥冥之中。从此,他的行为与过去截然不同。首先他决定放充花巨款建设豪宅“四方楼”的工程,将全部的银子用来做慈善事业。于是就有了开篇所述的出资1000多两白银修筑海丰至归善(现惠东县)两县连界的沙田岭路,并重修樟树垭云林庵,置立田产,延僧施茶,为来往两县的商旅行人提供食宿便利。接着他又捐款修建了石塘都里仁约虎噉经石山嶂至高潭墟的古道。当时,凡海丰北部山区修路造桥、扶孤恤寡、赈灾救困等善事,他都有求必应,慷慨解囊。他的慈善行为,感动了当地乡民和官府。故此,40多年后乾隆年间《海丰县志》修编时,将其事迹载入《人物志》,誉播千秋。戴象贤终年77岁。死后葬于黄羌镇南坑寨地。其生前所停建的豪宅“四方楼”墙基历经风雨侵袭,虽藤萝遍挂,至今犹坚固如初。后人有《过西坑四方楼基凭吊乡贤戴象贤》诗云:“百姓口碑传至今,名留县乘究何因?巨资筑坦归丰道,宅壁空遗风雨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