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六周年了。今年的聚会,很遗憾,我依然缺席。想想上一次参加的周年聚会,已是三年前了。
上个月,我建立了一个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心理学+文字”的创作探索。由于平台建设初期,需要保持有一定的作品能更新,于是我开始在整理自己的旧作。登陆上朴璞,一页页翻下来,发现自己曾经写过这么多的文字,尽管稚嫩,尽管粗糙。但是一路下来,记录的是自己真实的状态。朴璞接替原来的惠州作家论坛成立的时间是2009年,从2009年至今,我竟在朴璞上留下了这么些作品。那瞬间,有一股青春的暖流涌上心头。
从2009年至今,经历了大学本科在读到毕业,工作,读研,再工作,期间的心路历程、酸甜苦辣,竟真实地反应在朴璞论坛上。我曾多次感慨,25岁是我青春的分水岭,25岁以前的青春是闪亮而萌动的,25岁以后的青春黯然失色。有了很多鲜为人知的辛酸经历,中间很长的一段时间,选择了离开,文字基本消失在我的生活里。留在朴璞的文字,基本是在2013年以前的为主。可以看到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各种躁动与不安,真实地反映在文字上,若不是他们就安好地躺在论坛上,我都忘记了曾经写过那样的文字,记录着内心的挣扎与呐喊。
好感慨!关于文字,关于论坛,关于人生!有时候我也会和默默师姐说起朴璞,翻开以前的聚会照片追忆年华,然后检讨自己现在不再常回朴璞看看,没有新的作品创作。或许,移动互联年代,我们都丢失了最初的精神追求,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与文字渐行渐远。也许提到朴璞,大家有美好的回忆,更有一种无奈的愧疚。但在我看来,每个论坛的筒子只要是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能够好好地生活,健康积极上进,哪怕是没有时间或状态创作,事实上也无需过于愧疚。就像传统的纸媒逐渐被网络媒体所替代,博客被微博所取代,而微博则在朋友圈的年代遭遇“冷落”。也许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而作为大潮流中的个体,或许,我们也只是随波逐流的一份子。
我曾经用《挪威的森林》里的那片“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的森林来形容朴璞。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朴璞确实就像那么一片森林,它承载着我们很多人的文字、青春和记忆。也许,我们不再像从前一样,常在森林里欢聚,但是有空我们可以回来看看,逛逛,留下脚印,问候老朋友,它始终就在这里,一直未曾远离。
最后,我想说,就在上个月开始,我终于慢慢地寻找回了写文字的状态,在碌碌无为的日子里,写文字似乎是让我寻找到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也许,我现在写的文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是我力争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有传递一些实用的价值,能够有个人的思考在其中。我也将会在朴璞论坛中开辟一个帖子,不定期更新我的作品。缺席朴璞六周年的聚会,我表示非常遗憾,但是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常来朴璞这片森林逛逛,希望可以邂逅久违的你,但愿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文字依旧能带给我们最初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