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文学论坛

标题: 看过电视剧《知青》的来聊聊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6:55
标题: 看过电视剧《知青》的来聊聊
  《知青》是由山东影视集团出品、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执导、侯鸿亮制片的大型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选材立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知识青年”,《知青》是著名作家梁晓声最完整纪录知青十年上山下乡岁月的故事,通过讲述赵天亮和周萍等知青在黑龙江兵团和地方插队的生活状态,全面地展现了那一代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献给祖国的崇高情怀。2012年5月29日此剧登陆央一黄金剧场。
[attach]5637[/attach]
看过的,请进来聊聊。没看过而有兴趣看看的,可点击下面网址观看。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00
前天开始,直至刚才,我用了三天时间,看完《知青》全集(45集)。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07
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是平静、释然,到感动,到佩服。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13
《知青》无愧于这个名字,确是全景式地表现了知青岁月。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15
《知青》虽然地域上没有涉及全国,我还是认为这部电视剧是迄今为止表现知青最全面的。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19
梁晓声没有让我失望。
这部《知青》让我确信,梁晓声是写知青题材写得最好的作家。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30
梁晓声写过多部知青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
这部《知青》,让我看到,此时的梁晓声已达化境。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37
看得出,梁晓声是有意识“正本清源”的。
这部《知青》,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作品的,是不那么惨烈,不那么残酷,而更多人情味,更人性化。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45
在这部《知青》中,男知青不再偷鸡摸狗,女知青不再为出路卖身,他们多数人热情浪漫,善良可爱。虽然其中也有专打小报告一心想靠整人往上爬的,但毕竟只是少数。
而兵团领导,乃至插队的当地领导,虽然也是铁面无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知青的保护,都是可敬的人。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17:48
或许会有人指责此剧有意“美化”。
我要说,这种美化,好过丑化。
而重要的是,《知青》借人物之口,说出了知青们要说的话。
这就够了。


作者: 范源    时间: 2012-6-21 21:31
没看过这电视剧;
有时间找来看看。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21:53
没看过这电视剧;
有时间找来看看。
范源 发表于 2012-6-21 21:31



可能除了知青群体,都不会太关注这部连续剧吧。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1:53
  《知青》是由山东影视集团出品、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执导、侯鸿亮制片的大型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16:55



    我还在看,追着中央一套在看,很亲切的感觉。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21:55
我还在看,追着中央一套在看,很亲切的感觉。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1:53



    央视播完了吧?我是在电脑上看的。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1:56
梁晓声没有让我失望。
这部《知青》让我确信,梁晓声是写知青题材写得最好的作家。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17:19



    确信,粱晓声是写知青题材写得最好的作家。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1:56
央视播完了吧?我是在电脑上看的。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21:55



    还没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1:57
仿佛就在昨天。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21:59
确信,粱晓声是写知青题材写得最好的作家。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1:56



只是,他笔下的知青,都是北方的(以前只是北大荒建设兵团。这部扩大到北方其它地方,兵团之外,还有插队知青)。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2:00
相信知青是一代精英,一代人的热血,一代人的努力,是那灰色年代难得的一抹亮色。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2:02
相信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再也不会畏惧什么困难的。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22:03
还没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1:56



这样哦,目前播到第几集?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22:04
相信知青是一代精英,一代人的热血,一代人的努力,是那灰色年代难得的一抹亮色。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2:00



    这部《知青》有几段人物对话很有代表性的。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2:05
无边的眷恋献给那一群人,那一片土地。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1 22:05
回复 21# 李勤


    38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1 22:07
回复  李勤


    38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2:05



我看第38集是最感动的一集——一班战友劝阻沈力自杀……
作者: 路人乙    时间: 2012-6-21 22:29
我还在看,追着中央一套在看,很亲切的感觉。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1:53

我也在追着中央一套看,回忆点那时,虽然去的不是北大荒。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07:49
我也在追着中央一套看,回忆点那时,虽然去的不是北大荒。
路人乙 发表于 2012-6-21 22:29



路人君不在网上在线看啊。
好在央视一台也快播完了。看完来多聊聊哦。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07:51
看这部电视剧,一个强烈的感觉是:修复。
修复历史,修复人性。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07:53
那个年代的历史事件,都在剧里得到了体现,而且没有过度夸张。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07:58
本帖最后由 李勤 于 2012-6-22 08:17 编辑

听到了地下流行版的《知青之歌》。
这首歌曲,也许歌词有诸多变化,旋律格调却是不变的。
那一种悲怆,任何时候都能让知青们心潮汹涌。

忘不了:那一个夜晚,在场部看完电影回队,路过与知青队同名的黄塘村,听到村里插队知青们唱《知青之歌》的感觉。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08:09
说《知青》修复,是它在披露劫难真相的同时,不忘呈现劫难之下的“仅存”部分。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08:11
在普遍浮躁及至疯狂的年代,也还有人在冷静而理智地思辨。
作者: 云索    时间: 2012-6-22 15:11
我没看过,来看看李老师的感言。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2 16:33
听到了地下流行版的《知青之歌》。
这首歌曲,也许歌词有诸多变化,旋律格调却是不变的。
那一种悲怆,任 ...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07:58



    我们唱过,还曾经用过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之歌》的旋律填词,写出《知识青年之歌》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2 16:34
那个年代既荒诞又精彩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2 16:34
活得很有理想,也很简单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16:36
我们唱过,还曾经用过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之歌》的旋律填词,写出《知识青年之歌》
阳暖 发表于 2012-6-22 16:33



相信当年的知青,都传唱过许多“禁歌”。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16:38
我没看过,来看看李老师的感言。
云索 发表于 2012-6-22 15:11



    谢谢来看。那个年代的事儿,也还值得一看的。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16:39
活得很有理想,也很简单
阳暖 发表于 2012-6-22 16:34



    血很热的一代人。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2 16:41
我看第38集是最感动的一集——一班战友劝阻沈力自杀……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22:07



    是啊,昨晚看了我也感动不已。
作者: 阳暖    时间: 2012-6-22 16:42
看得出,梁晓声是有意识“正本清源”的。
这部《知青》,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作品的,是不那么惨烈,不那么 ...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17:37



    还有许多的轻松和幽默。
作者: 刘苏红    时间: 2012-6-22 17:00
我仍在看,不缺一集。24日晚播齐。
李老师感言很好。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17:03
我仍在看,不缺一集。24日晚播齐。
李老师感言很好。
刘苏红 发表于 2012-6-22 17:00



    到时再来详细说说。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17:08
相信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再也不会畏惧什么困难的。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2:02



铭记于心的一个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0:29
前天开始,直至刚才,我用了三天时间,看完《知青》全集(45集)。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17:00

神九速度啊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0:33
我还在看,追着中央一套在看,很亲切的感觉。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1:53

知青看了都会感到亲切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0:36
梁晓声没有让我失望。
这部《知青》让我确信,梁晓声是写知青题材写得最好的作家。
李勤 发表于 2012-6-21 17:19

   
赞同。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0:38
本帖最后由 李勤 于 2012-6-22 20:47 编辑
神九速度啊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0:29



这之前,还一天看完另一部20集的《知青》呢。

网络搜索出的差错,当时看完感觉不该用《知青》这个名。后来才知道央视播的不是那个。真不知是怎么回事。

据说梁晓声准备写《返城岁月》,那20集的《知青》倒有点相符。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0:45
听到了地下流行版的《知青之歌》。
这首歌曲,也许歌词有诸多变化,旋律格调却是不变的。
那一种悲怆,任何时候都能让知青们心潮汹涌。
忘不了:那一个夜晚,在场部看完电影回队,路过与知青队同名的黄塘村,听到村里插队知青们唱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07:58


跟着那太阳出,伴着那月亮归,你看那修地球是光荣神圣的职责,我的命运啊,啊......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0:49
结尾很精彩,以救火结束。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0:49
跟着那太阳出,伴着那月亮归,你看那修地球是光荣神圣的职责,我的命运啊,啊......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0:45



    嗯。那声“啊……”啊得人……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0:52
结尾很精彩,以救火结束。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0:49


感觉有些匆促,跳跃大了些。
当然,那火灾场面,既是生活场景,也是某种隐喻,具有象征性。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0:56
我本来以为会交代各位主要知青的结局,虽然没交代有些失望,但后来想想不交代更好,以下乡开始,离开结束,完完整整的知青生活,从头到尾都写知青,不夹带其他。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05
觉得结尾老站长那句话(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说得不好,破坏了老站长的形象。
那句话,意思是那么个意思,但应该有更恰当的说法。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1:06
《知青》把北方的知青大都写上了,黑龙江兵团的知青,陕北农村的知青,山东海边的知青,还有内蒙兵团放牧的知青。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07
《知青》把北方的知青大都写上了,黑龙江兵团的知青,陕北农村的知青,山东海边的知青,还有内蒙兵团放牧的 ...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1:06



    嗯,就是没有南方的知青,小农场的知青。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1:07
觉得结尾老站长那句话(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说得不好,破坏了老站长的形象。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21:05

对,那乱七八糟说得不好。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1:10
嗯,就是没有南方的知青,小农场的知青。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21:07

是啊,正想说建议你写一剧补充,写南方的、农场的、海岛的。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14
是啊,正想说建议你写一剧补充,写南方的、农场的、海岛的。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1:10



我们口中的“海南知青”,与北大荒是同一拨的。
郭小东写过不止一部小说。不过,我都没看完。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16
我本来以为会交代各位主要知青的结局,虽然没交代有些失望,但后来想想不交代更好,以下乡开始,离开结束, ...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0:56



    恐怕有些人是离开不了了,那场火灾……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1:22
恐怕有些人是离开不了了,那场火灾……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21:16

我们农场的那几次救山火我想起就后怕,那时一点常识都没有,幸亏火不是很大,否则我现在都不可能在这跟帖了。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1:24
我们口中的“海南知青”,与北大荒是同一拨的。
郭小东写过不止一部小说。不过,我都没看完。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21:14


我有两个海南知青同学,老三届的。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33
本帖最后由 李勤 于 2012-6-22 21:34 编辑
我们农场的那几次救山火我想起就后怕,那时一点常识都没有,幸亏火不是很大,否则我现在都不可能在这跟帖 ...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1:22



    我参与的两三次救火,都很小规模的,跑是跑得很喘,跑到地方后,几乎没怎么行动,火就灭了。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35
我有两个海南知青同学,老三届的。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1:24



    木坑队就有几个海南知青(调回来的)。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2 21:42
我参与的两三次救火,都很小规模的,跑是跑得很喘,跑到地方后,几乎没怎么行动,火就灭了。
李勤 发表于 2012-6-22 21:33


你可能去得迟,有一次我刚好在山上放牛,第一个赶到的,下来时脸红得吓人,他们说好像随时会喷出血来。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2 21:46
黄塘那我好像没有救火印象。
木坑时,一次是修公路时救火,在鹅池那,还没跑到就说灭了。另一次是真到了火场,扑打了一阵,不太惊险。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0:58
相信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再也不会畏惧什么困难的。
阳暖 发表于 2012-6-21 22:02



生存环境越恶劣,经历的苦难越多,人生智慧就越丰富。
北大荒知青如何我没见识过,但海南知青印证了这一点。

当年,我所在的木坑队里有一对调回来的海南知青夫妻,他们比我们大十来岁,感觉上的差距却远不止十年。他们眼里的忧郁,浓得化不开。对政治时事的谨慎,隐示着难言的苦涩。而他们的生活能力,也比我们高出一截。我们宿舍前面有几棵树,那男的海南知青三弄两弄,就搭建成一个小“吊楼”,还自己动手将板车改造成牛车。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06
我本来以为会交代各位主要知青的结局,虽然没交代有些失望,但后来想想不交代更好,以下乡开始,离开结束,完完整整的知青生活,从头到尾都写知青,不夹带其他。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2 20:56



嗯,很完整的知青岁月,所以说它是全景式的。
不过,似乎缺少了一笔:七七年的恢复高考。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对知青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能忽略。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07
也许梁晓声是考虑另搞一部专门写关于知青高考的……但是,既然这一部是全景式的,又正名为《知青》,就该涉及高考,哪怕是一笔带过。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09
我相信,梁晓声写此剧不再是依靠激情,而是依靠理性;不是一气呵成,而是苦心经营。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14
全剧通过人物关系,围绕主角赵天亮来布局,以兵团知青为主,以插队知青为副,展现知青生活。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17
在地域方面,以北大荒为基地,扩展到陕北、山东、内蒙古……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19
甚至于,让北大荒兵团知青当了一回“准边防”,反映了当时的边防战士生活。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21
这一些生活场景,看得出是有意剪辑而来的。这体现编剧的用心。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11:22
梁晓声是极尽可能地要全面展现知青生活。
当然,梁晓声也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他没有涉及他所不了解的南方知青生活。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0:26
也许梁晓声是考虑另搞一部专门写关于知青高考的……但是,既然这一部是全景式的,又正名为《知青》,就该涉及高考,哪怕是一笔带过。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11:07

恐怕写高考不是那么简单,可以一笔带过,所以干脆不写。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0:27
全剧通过人物关系,围绕主角赵天亮来布局,以兵团知青为主,以插队知青为副,展现知青生活。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11:14

还捎带了一下回乡知青。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0:48
恐怕写高考不是那么简单,可以一笔带过,所以干脆不写。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0:26



不简单也得写,这是必须的。否则,这段知青历史就不完整了。
这不同返城。因为这部《知青》是以七九年为结束的,这之后就归于返城阶段了。而高考,则是七七年开始的。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0:49
还捎带了一下回乡知青。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0:27



嗯。
剧中人物,你感觉如何?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0:56
不简单也得写,这是必须的。否则,这段知青历史就不完整了。
这不同返城。因为这部《知青》是以七九年为结束的,这之后就归于返城阶段了。而高考,则是七七年开始的。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20:48


好像是写到救火就结束了,而救火是七六年。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1:03
嗯。
剧中人物,你感觉如何?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20:49


都挺好的。只是觉得赵天亮的父亲这个人物写得不好理解。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1:12
都挺好的。只是觉得赵天亮的父亲这个人物写得不好理解。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1:03



赵天亮父亲这个人物, 我倒是觉得不错的,只是最后转变得太大太快了,不够细腻。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1:19
本帖最后由 李勤 于 2012-6-23 21:26 编辑
好像是写到救火就结束了,而救火是七六年。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0:56



哈,你有没看完啊?大大个的“一九七九年”字样出现在屏幕上,就在老站长说那句“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之前。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1:35
哈,你有没看完啊?大大个的“一九七九年”字样出现在屏幕上,就在老站长说那句“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之前。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21:19

看完的呀,救火后屏幕就出现了一九七九年的字样了,也就是说故事情节最后是以救火结束的。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1:38
我也希望他写高考,看看和我们的有什么区别,那是最难忘的一幕。看电影《高考1977》就很感动。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1:43
看完的呀,救火后屏幕就出现了一九七九年的字样了,也就是说故事情节最后是以救火结束的。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1:35



故事归故事,时间归时间。电视剧后面不断打出时间标记:七五年、七六年、七九年……就是说明,它是以知青大返城为结束的。
“来——走”一个完整过程。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1:45
我也希望他写高考,看看和我们的有什么区别,那是最难忘的一幕。看电影《高考1977》就很感动。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1:38



    这部电视剧里即使有写高考,也不会详写,但如果能交代一下,还是比只字不提好。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1:53
这部电视剧里即使有写高考,也不会详写,但如果能交代一下,还是比只字不提好。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21:45

也许他认为通过高考返城和通过其他途径返城是一样的,毕竟高考考上的人是少数。也许兵团的人参加高考并不像我们农场一窝蜂的都去考。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1:57
也许他认为通过高考返城和通过其他途径返城是一样的,毕竟高考考上的人是少数。也许兵团的人参加高考并不 ...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2-6-23 21:53



看来你没弄清我的意思。
我并不是要他在这部剧里编进知青参加高考的戏份,而是说,要涉及恢复高考这个话题。其实,这不难处理的。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2:06
看来你没弄清我的意思。
我并不是要他在这部剧里编进知青参加高考的戏份,而是说,要涉及恢复高考这 ...
李勤 发表于 2012-6-23 21:57

我当然清楚你的意思了。也许他认为高考写了,招兵也得写,招工也得写,顶职也得写,最后大返城的原因也得写,也就回到了我开始说的各主角的结局的交代问题。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3 22:16
本帖最后由 李勤 于 2012-6-23 22:17 编辑

也许结尾的“疏漏”是有意为之的,那一场大火就是无言的结局……
有意不说出劫后余生的有几个!
因为,这是一部着意“美化”的作品,不以控诉着迹。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2-6-23 22:20
回复 95# 李勤


    这样理解就很好
作者: 邓仕勇    时间: 2012-6-24 07:18
三天看完45集电视剧,这才是真正的“疯狂”啊!
作者: 邓仕勇    时间: 2012-6-24 07:19
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相信都会深有感触!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4 09:07
三天看完45集电视剧,这才是真正的“疯狂”啊!
邓仕勇 发表于 2012-6-24 07:18



不算疯狂,也只是正常作息时间里看的。
主要是我闲在。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4 10:26
本帖最后由 李勤 于 2012-6-24 10:49 编辑

现在来说说剧中人物。
这部《知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大约有十几个,很有个性的。除了吴敏,都很可爱。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4 10:46
也许会有人不欣赏男主角赵天亮,认为他太没特色,不如其他几个有趣或有才。
我却要说,这部电视剧里,最成功的一个角色,就是赵天亮。
赵天亮不风趣不浪漫,才华不出众,却真实。
他是最像当年知青的一个。无论是冲动个性还是不太成熟的思想,还有焦灼和思虑。

有一点表现得不尽如意的,是对那封哥哥来信的处理方法。
在那个年代,稍有政治头脑或者说警惕性的人,读过那么一封信,第一反应都是震惊,都会立即毁灭,以免留祸根,即使要藏匿,也会藏得极隐秘。他竟然先是给了排长看,然后当着排长的面藏到枕头里面并一直没有更改藏匿地点,以致后来被人发现……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4 11:15
赵天亮的哥哥赵曙光,则是我个人最欣赏的人物。
赵曙光喜欢思索,认真执着,勇于牺牲,无怨无悔到了痴傻程度,也许不为当今的人所认可。
我却相信,这种人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在那个年代。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4 11:39
赵曙光是个悲剧性格人物,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电视剧里他是有惊无险走过来了,那实在是编剧高抬贵手了。
这也是说《知青》“美化”的根据之一。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2-6-24 11:46
说实在的,《知青》中,坡底村以赵曙光为首的这一帮插队知青,比赵天亮那一群兵团知青更让人感动。
尤其是那个武红兵。顶罪坐牢,出来了还死心塌地为坡底村卖命,其忠其义,都感天动地。




欢迎光临 朴璞文学论坛 (http://8.217.206.15/)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