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文学论坛
标题:
散落的记忆碎片(2):捉虱麻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江
时间:
2010-5-11 17:28
标题:
散落的记忆碎片(2):捉虱麻
散落的记忆碎片(2):
捉 虱 麻
虱麻:紫金客家土话译音;
学名:跳蚤
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
地点:紫金山区农村
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坐在屋门前晒太阳;夏日凉爽的微风中,坐在果树下纳凉,这是上世红五十年代紫金山区农村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此时,经常可看到人们手中拿着一件衣服,翻来翻去“板虱麻”,或者,让长期没有洗头,头发已经脏得粘连的孩子坐在膝前,仔细地在孩子的头发中“捉虱麻”。
板虱麻,是紫金客家话译音。板,意译为翻动、翻转。板虱麻,也就是翻动衣物、头发等,寻找捉拿虱麻。
虱麻,学名为跳蚤。跳蚤是寄生性吸血害虫,常见的一般有鼠蚤、人蚤、猫蚤、狗蚤等。
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畏光,平时隐伏在阴暖的角落,一到夜晚就纷纷出动跳到寄主身上;吸血,每天至少吸血一次,而且随温度、湿度增高而吸血次数增加。
人被跳蚤叮咬后的特点是,一定区域出现红色疹块,多个点,红肿连成一片,且愈合期长。 人被跳蚤叮咬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的皮肤上被跳蚤爬行及刺叮吸血后,会直接引起骚扰性刺激,使人痛痒、焦躁不安、失眠、形成过敏性皮肤炎。二是跳蚤极易传播数种人畜共患疾病,如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等,给人带来危害。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卫生条件都很差。那时,农村不知肥皂为何物。人们洗衣服、洗头用的是茶麸(山油茶籽榨油后的渣)。农村的大人一般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洗一次头,小孩洗头的事基本没有大人去管。因此,孩子们头发脏得发臭粘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由于卫生条件极差,久穿不洗的衣服被褥,尤其是几乎长期不洗的棉袄棉被,以及人的头发,是跳蚤滋生繁殖的好地方。因此,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跳蚤,人们受跳蚤的困扰,更是苦不堪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化学洗涤用品问世直至普及到每一户家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环境不断改善,八十年代后,人蚤己经绝迹,进入历史博物馆了。但是,时至今日,在狗、猫等动物身上,狗蚤、猫蚤仍然存在。
2010年5月10日
作者:
等你同坐
时间:
2010-5-12 02:45
楼主所发的三篇《记忆碎片》,数此篇写得最为无趣,实在看不到“记忆”的影子。
通篇都是介绍性文字。这些,不难从有关文献中找到。如果系列文章都是这样的,实在不敢恭维。
个见。窃以为,写文章要有自己的东西,像这样的大路货甚至是“搬运”,没多少意义。
作者:
秋江
时间:
2010-5-12 03:46
[quote]楼主所发的三篇《记忆碎片》,数此篇写得最为无趣,实在看不到“记忆”的影子。
通篇都是介绍性文字。这些 ...
谢过“等你同坐”网友提示,我当继续努力练习写作基本功。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0-5-12 08:40
读秋江兄这几篇,我觉得这本来是很有意思的,写写以往岁月,艰苦生活中也不乏野趣,顺便带出地方风情……
只是,几篇文章都有流于“简介”之嫌,内容不够充实,未能写出更独具个性的体验和细节。
作者:
秋江
时间:
2010-5-12 21:19
[quote]读秋江兄这几篇,我觉得这本来是很有意思的,写写以往岁月,艰苦生活中也不乏野趣,顺便带出地方风情……
...
谢谢李老师指点。我写作动机也是从“简介”出发的,主要考虑这些昆虫现在灭迹了,青年、孩子们见都没见过,不知这些东西的形态,把它们写下来,只是作一种记录。后考虑到单写简介,没有可读性,故写成现在这个样子。既不象记忆昔日生活,又不象记录那些虫。不象记事文,又不象说明文,有点“二不象”了。今后看看怎样写较好,再练炼笔。
作者:
云索
时间:
2010-5-15 12:21
读楼主文章,想起我父亲以前给我讲他童年的一些往事,那时候抓跳蚤和捉虱子也是人生的功课之一,哈哈!
作者:
三尺八男孩
时间:
2010-5-15 12:55
感觉有点短了,介绍的多了点。自我感觉这种题材的写作,要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连在一起讲,要是单纯的介绍就有点乏味了,呵呵。
个人意见哦。。。
欢迎光临 朴璞文学论坛 (http://8.217.206.15/)
Powered by Discuz! X2.5